羊胡疮是一种发生在口唇周围胡须部位毛囊及其周围的化脓性皮肤病。以反复起脓疱,缠绵难愈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男性胡须部位,相当于西医所指的“须疮”。
羊胡疮的中医病因:
口周是足阳明胃经和任脉循行经过部位。脾胃两经湿热,循经上攻,郁而不散而成本病。湿郁化热,热盛肉腐,故可见脓头,湿热浸淫则湿烂成片。
中医认为羊胡疮的发生多由内蕴湿热,外感风毒所致,与心、脾关系密切。因此,除正确的治疗外,尚应不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物,以免湿热内蕴。保持皮肤清洁,则可以减少乃至消除外染风毒之邪。
羊胡疮的西医病因:
羊胡疮是在男子胡须部位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常与从鼻腔脓性分泌物中所分离出的菌型相同。脓疱疮、疖病和其他处毛囊炎的脓液也可引起须疮,多数患者有皮脂溢出,室内工作者较户外工作者常见,精神紧张、劳累可诱发本病。
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常与从鼻腔脓性分泌物中所分离出的菌型相同。脓疱疮、疖病和其他处毛囊炎的脓液也可引起须疮。不良的拔鼻毛习惯和被污染的剃刀刮脸剃须,也能招致本病的发生。引起须疮的原因,可能不单纯是由于化脓菌的感染,个人的体质因素也有重要的意义。
患者往往对葡萄球菌有特殊的敏感性,正常时葡萄球菌不能穿过毛囊口进入毛囊深部,须疮患者则可穿过毛囊口到达毛囊深部而发病。对治愈的须疮患者注射葡萄球菌疫苗,可引起须部毛囊性红斑反应。本病患者中的多数人有皮脂溢出。室内工作者较户外工作者更易患本病。疲劳及精神紧张可能会促使须疮复发。
羊胡疮有以下几种易患因素:
(1)局部皮肤的物理性或化学性损伤。
(2)多毛和油脂分泌多。
(3)疲劳及精神紧张。
此外,羊胡疮的发生还与口腔或鼻腔及副鼻窦的感染灶有关。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病亦可发生毛囊炎,但属于继发性,不应再单独诊断为毛囊炎。羊胡疮也是一种毛囊炎,因发生于男子的胡须部位而得名。毛囊炎可以是感染性的,也可以是非感染性的,我们这里说的是感染性的,其病原菌主要是葡葡球菌。
2014-12-11 17: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