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病性荨麻疹是由于应用异体血清,包括各种抗毒血清、疫苗、丙种球蛋白或白蛋白、输血等一切由人或动物提供的血清及其制品、血液而引起。对于该病的预防比较容易,只要有针对性的尽量避免使用可引起该病的过敏源就可,具体方法如下。
引起血清病性荨麻疹的常见因素:
目前临床上引起血清病的血清制剂主要有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各种蛇毒抗毒素以及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等;引起血清病的药物主要为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水杨酸盐、保太松、苯妥英钠,以及右旋糖酐等巨分子药物。
约有1%~3%受血者,在输血后发生全身荨麻疹,目前认为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所致,引起血管及平滑肌改变,也可间接通过过敏毒素导致肥大细胞释放介质。
约有15%~20%多次受血者的血中存在有抗IgA的IgG抗体,可与供血者血中的IgA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而引起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
有的无抗体发现,如输入丙种球蛋白后也可发生荨麻疹。原因是因输入丙种球蛋白后,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浓度增高,互相凝聚、固定补体所致。
血清病性荨麻疹的预防:
严重掌握药品和血清免疫制品的使用指征,尽量少采取静脉给药的途径,可用口服途径。如必须应用异种血清制品时,应先仔细询问有无过敏病史及既往血清应用史,然后必须作皮肤敏感试验,方法如下:
① 先以未稀释的血清一滴,置于前臂屈侧,再以消毒针尖在血清滴内作划良数条(以不出血为度);
② 观察半小时如无反应,再以1∶10稀释的血清0.1ml作皮内试验;
③ 再观察20分钟,注射处未出现直径超过1cm的红斑或硬结者,或周围亦无伪足样丘疹者属阳性,此时方可把血清注入肌内。
若皮肤试验为阳性,则应尽量不用,必须应用血清者,可依下法脱敏:①先口服抗组胺药物25~50mg;或生物制剂欧敏-克②半小时后以稀释20倍的血清0.1ml皮下注射;③待20分钟后再以稀释10倍的血清0.1ml皮下注射;④20分钟后如仍无反应,,则以不稀释的血清0.1ml皮下注射;⑤再观察15分钟,确认无反应后即依次每15分钟皮下注射0.2ml、0.5ml0、1.0ml和2.0ml,最后以剩余量皮下或肌肉注射。
在脱敏及注射血清时,必须准备好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防诱发过敏的敏性休克。在脱敏过程中,随时可酌情应用0.1%肾上腺素0.1~0.3ml皮下注射,以对抗可能发生的反应。脱敏完成一次注入余量后,仍应严密观察1~3小时,以防迟发反应的出现。
2014-12-11 17: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