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主要表现为颈侧区或锁骨上窝出现坚硬如石的肿大淋巴结,初起常为单发,无痛,可被推动;以后很快出现多个淋巴结,并侵及周围组织,此时,肿块呈结节状,固定,有局部或放射性疼痛,晚期肿块可发生坏死,以致溃破,感染,出血,外观呈菜花样,分泌物带有恶臭。本文主要阐述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方法。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检查诊断:
1、EB病毒(EBV)抗体检测:其中VCA-IgA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稍差,而EA-IgA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高。患者血清中EBV抗体呈阳性,特别是来自鼻咽癌的高发地区,应重点检查鼻咽部。
2、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常用方法有穿刺抽吸和活体组织检查两种。
(1)穿刺抽吸法:简单易行,创伤小,可获得病理标本和区分病理类型如:腺癌或鳞癌,临床较常采用。由于取得的组织少,诊断上有局限性。
(2)淋巴结手术切除法:通常避免做切取活检,对疑为恶性病变,但近期内反复各种检查未找到原发灶者,或经穿刺检查失败或诊断仍未明确时采用。最好选1个~3cm大小,比较活动的淋巴结,将整个淋巴结切除送病理检查,对明确病理分类和分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淋巴瘤的分型。
(3)可疑原发部位黏膜的随机活检:根据淋巴结转移部位和病理类型,推测潜在原发灶部位,即使检查看不到肿瘤,就做随机活检。Mendenhall回顾性分析了130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结果为:对于没有临床和影像学证据的病例,经镜检活检原发灶的检出率为17%;如果有临床或影像学其中1项提示的病例,其经活检原发灶的检出率增加至52%~56%;如果临床和影像学均有提示的病例,则原发灶检出率可达65%。
无论上述何种方法,只应在近期内反复寻找原发灶而未能确诊者,才可以考虑进行。如行之过早或轻率地进行,可发生以下一些不良后果:促使病灶扩散和癌细胞在切口内的种植;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形成瘢痕粘连,妨碍日后颈廓清术的进行;扰乱和减少局部血运,降低日后放疗的敏感性;推迟原发灶的寻找和治疗;使患者产生假安全感,丧失警惕,给随访观察带来困难。
2014-12-11 17: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