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阵发性血管扩张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男女均可发病,常累及四肢肢端,以灼热、疼痛、红斑和皮温增高为特征,常反复发作,使患者痛苦难忍。因此,有关专家根据多年来临床经验总结出几种治疗方法。下文为详细介绍。
红斑性肢痛症西医治疗方法:
1、止痛药:阿司匹林片0.5g,3次/d,可减轻疼痛。
2、收缩、扩张血管药:抗5-羟色胺拮抗药地塞利尔(Deselil)1~2mg,2~3次/d;麻黄碱30mg,3次/d,睡前合用安定片,有收缩血管作用,但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孕妇禁用。异丙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硝普钠等血管扩张剂亦可应用,但疗效未定。口服利血平、氯丙嗪、利福平等可能改善症状。
3、皮质激素:小剂量泼尼松(强的松)15~30mg/d,口服,短期有效。
4、封闭疗法:
①套式封闭:用0.25%~0.5%普鲁卡因(奴夫卡因)于患肢行套式封闭,1次/d,连续3~7次。
②骶管封闭:按外科骶管麻醉方法,缓慢注入0.5%~1%奴夫卡因5~10ml,1次/d。连续3~7天。对双足受累者有立即止痛效果。亦可用盐酸利多卡因0.2g(10ml)、盐酸肾上腺素1mg,泼尼松龙(强的松龙)25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骶管封闭,可收到良好效果。
红斑性肢痛症中医治疗方法:
一、体针:
1、取穴
常用穴:三阴交、昆仑、太冲。
备用穴:内庭、行间、解溪、丘墟、中封、侠溪。
2、治法
每次选常用穴2~3穴,酌加备用穴1~2穴。一般采取快速进针,得气后施提插结合小幅捻转之泻法,待出现较强烈的针感后,即行出针。体质较弱者,得气后予以轻度平补平泻法,留针10~15分钟。针柄上燃拇指大艾炷。轻者隔日1次,重者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二、耳针:
1、取穴
常用穴:①交感、神门;②心、皮质下;③心、神门。
2、治法
每次取1组。可以第1组与第2组交替使用,亦可仅用第3组。据症情变化和治疗情况而定。均取双侧穴。探准敏感点后,将毫针速刺入,以不穿透耳软骨为度。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600次/分,电流强度以耐受为度,通电30~60分钟。每日1次。有条件者,可在睡前加针1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2014-12-10 1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