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胰腺(annluar pancreas)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畸形,病人有一带状胰腺组织环,部分或完全包绕十二指肠第一段或第二段,致使肠腔狭窄。本病于1818年由Tiedemann首先在尸检中发现,1862年Ecker首先报道。本文主要阐述环状胰腺的诊断方法。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环状胰腺的诊断:
环状胰腺的诊断不太容易,根据典型的症状与体征,结合X线表现,应考虑本病的可能,但有些病例在手术中才明确诊断。
环状胰腺的鉴别诊断:
1、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 偶可见于新生儿,病变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出生后即频繁呕吐,呕出物可含有胆汁,胃肠造影时钡剂完全不能通过,下段肠管内无气体,手术时可见十二指肠降段无胰腺组织环境。
2、先天性幽门肥厚症 多在生后数周出现反胃和呕吐,呕吐物中不含胆汁,上腹部较膨隆,可有胃蠕动波,95~100%的病儿在右上腹可扪及橄榄状肿块,胃肠钡剂造影见胃扩张,幽门管变细,变长,胃排空时间延长等。
3、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本病系指十二指肠第三段或第四段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的慢性梗阻,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间断性呕吐,呕吐物中含有胆汁,胃肠钡剂造影见十二指肠有显著的阻滞及扩张现象,钡剂在十二指肠第三或第四段有阻塞。
4、胰头或乏特氏壶腹部肿瘤 环状胰腺伴黄疸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应与胰头或十二指肠乳头肿瘤鉴别,后者胃肠造影可见十二指肠环扩大,降部内缘受压变形,粘膜皱襞破坏,并有充盈缺损,倒“3”字征,双边征等。
5、先天性胆总管闭锁在出现明显黄疸的病例中,要与本病鉴别,生后出现黄疸且逐渐加深,呕吐物内不含胆液,钡餐检查十二指肠降段无狭窄和梗阻。
此外,还应与十二指肠结核,低位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相鉴别。
环状胰腺的检查诊断:
1、腹部平片: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卧位片可见胃和十二指肠壶腹部均扩张胀气,出现所谓双气泡征(double bubble sign),因胃和十二指肠壶腹部常有大量空腹滞留液,故在立位片可见胃和十二指肠壶腹部各有一液平面,有时十二指肠狭窄区上方与下方肠管均胀气,从而将狭窄区衬托显影。
2、胃肠钡剂造影:表现为胃扩张,下垂,内有大量空腹滞留液,排空时间延长,十二指肠壶腹部匀称扩大,伸长,其下缘光滑圆隆,十二指肠降段,偶尔第一段或第三段出现边缘整齐的局限性狭窄区,狭窄区黏膜皱襞稀少,并变为纵行有偏心型及向心型之分,狭窄上方肠管可见逆蠕动(图1),并可发现溃疡的存在。
3、ERCP:镜下造影能使环状胰管显影,对诊断极有帮助(图2),由于环状胰腺引起的十二指肠狭窄常在主乳头的近侧,若内镜不能通过狭窄则无法造影,有时可因环状胰腺压迫胆总管末端出现胆总管狭窄像。
2014-12-10 13: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