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胃粘膜脱垂症的病因及辩证分型

      胃粘膜脱垂症为原发和继发两种,前者与高度活动的胃黏膜皱襞和先天性胃皱襞肥大有关;后者多继发于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引起的黏膜下水肿。本病常见于30~60岁的成年人,男性发病率较高。本文主要针对胃粘膜脱垂症的病因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患者在此病的了解上有所帮助。

      胃粘膜脱垂症病因:

      当胃窦部有炎症时,黏膜的结缔组织变为松弛胃黏膜和黏膜下层水肿、增生、肥厚形成增生、冗长火的黏膜皱襞。同时胃蠕动增强,则黏膜皱襞很易被送入幽门而形成胃黏膜脱垂;此外,黏膜肌层功能不良在胃窦收缩时不能把胃窦黏膜保持正常的纵形皱襞,相反卷起呈环形,结果被收缩的胃窦推送入幽门形成胃黏膜脱垂。

      当恶性病变浸润黏膜时,可造成黏膜增生冗长正常的胃黏膜的活动性丧失,肥大的黏膜作为异物被增强的胃蠕动挤出幽门管,导致胃黏膜脱垂;当胃的解剖异常时,即胃窦存在一层黏膜隔,阻止了黏膜的逆行蠕动索,易产生此病。此外精神紧张、烟酒咖啡刺激、化学因素和机械性刺激等因素可引起胃的剧烈蠕动,也可导致胃黏膜脱垂。本病常与胃及十二指肠炎症并存,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胃黏膜脱垂症辩证分型:

      1、肝气郁结症状:脘腹胀痛,食后尤甚,暖气则舒,右侧卧位时疼痛加重.两胁胀满,不思饮食,泛酸。恶心,呕吐。舌苔薄腻,脉弦。

      证候分析: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横逆犯胃可见院腹胀痛,食后尤甚,暧气则舒,两胁胀满;胃失和降则不思饮食,泛酸,恶心,呕吐;舌苔薄腻,脉弦为肝胃不和之象。

      2、脾胃虚弱症状:上腹部剧烈疼痛,持续性不解,胃脘部饱胀感,食物下行受阻,嗳气,呕吐,吐后痛减,胃中有振水音,乏力肢软,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弱。

      证候分析:脾胃气虚,升降失常,中焦气机不畅,故有上腹部剧烈疼痛,持续性不解,胃脘部饱胀感,食物下行受阻;胃失和降,故嗳气,呕吐,吐后痛减;脾虚痰湿内生,则有胃中有振水音;脾气虚弱,则有乏力肢软,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弱均为脾胃虚弱、痰湿内阻之象。

      3、气虚血瘀症状:胃脘或上腹部刺痛、钝痛,眩晕心悸,乏力自汗,面色萎黄,可有呕血、便血。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脉细涩。

      证候分析:脾气虚弱,推动乏力,瘀血内阻,不通则痛,故见胃脘或上腹部刺痛、钝痛;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则可见眩晕心悸,乏力自汗,面色萎黄;脾气虚弱,血失于统摄,可有呕血、便血;血瘀则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脉细涩。

    2014-12-10 12:06:10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