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方法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手术。为提高该病诊断率,相关医学专家根据研究总结出以下诊断方法。下文为大家详细介绍。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依据有三:

      1.青少年或儿童,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生右下腹急性疼痛。

      2.腹痛起病较急,但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照常活动。

      3.右下腹压痛不固定,范围较大,有时可触到肿大的淋巴结。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

      1、急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机会最多,本病压痛部位较阑尾炎压痛点稍高,且偏内侧,压痛点不固定,少有反跳痛与腹肌紧张,而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明显固定压痛点的持续存在是阑尾炎的特点。

      2、原发性腹膜炎:也多见于儿童,但女孩较多,腹痛较重,范围较广,下腹部的腹膜刺激征也较明显,腹腔诊断性穿刺可抽出稀薄的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可发现大量革兰染色阳性的球菌。

      3、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之后,病程较长,伴有明显的结核性中毒症状,腹痛不剧烈,部位不明确,腹部体征较轻。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检查诊断:

      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升高或反而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若发生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伴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时,常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

      淋巴结活检:

      剖腹探查时,可在切除阑尾的同时,作淋巴结活检。

      细菌学检查:

      取腹腔净液行细菌学培养与药敏试验。

      辅助检查

      B超:

      高频超声可直观地显示腹部肌肉、大血管、肠管的蠕动及肠系膜上肿大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回声、分布,方便易行,无放射损伤。通常淋巴结周边皮质为低回声,中心髓质回声相对较高,接近肝脏回声强度,肠系膜淋巴结炎高频超声显像,可根据肠系膜淋巴结数目增多、径线增大、皮髓质回声有无异常,作纵、横、斜切扫查,结合呼吸运动、消化道声学造影等作出定性诊断。

      声像显示:囊段回肠肠壁增厚,淋巴结肿大,未见阑尾。

      CT扫描:

      可见阑尾正常,淋巴结肿大。

      腹腔诊断性穿刺:

      腹腔诊断性穿刺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2014-12-10 11:18:32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