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预防及护理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偏远地区由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和饮食结构的影响,仍存在着一些维生素缺乏所致的营养性疾病。本文主要阐述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疾病在预防方面的知识。希望帮助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此种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该病病的发病率能够逐年下降。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预防:

      改善哺乳母亲的营养,婴儿应及时添加辅食,注意饮食均衡,及时治疗肠道疾病,有吸收缺陷者给予替代治疗,注意合理应用抗叶酸代谢药物。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

      护理常规:

      1、按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根据病因不同采取相应措施与指导。

      3、了解患儿喂养史,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1)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及胃肠道对食物的耐受力逐步改善。

      (2)逐量增加,每日摄入量从小量开始。

      (3)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增加猪肝沫、动物血、瘦肉、鱼。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建议多食蔬菜、水果。

      (4)母亲哺乳期间应多进食肉类、蔬菜,保证母乳质量。(5)按时增加辅食,把喂养知识教授给家长。

      (6)对极度衰弱、病重、食欲低下者。喂饭要耐心细致,不可过多、过快、必要时鼻饲。

      (7)每日协助患儿做适当运动,锻炼智力,促进体力的恢复。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注意脉搏、呼吸、面色改变,操作时要轻柔。

      (2)输血时要慢,注意输血反应。

      (3)每周测体重二次,观察体重增长情况。

      5、预防感染:

      (1)避免与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患儿接触纺织交叉感染。

      (2)低温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3)接触患儿要洗手。

      (4)维生素缺乏的病人易角膜干燥,注意眼部护理。

      (5)预防口腔炎,饭后用口泰漱口。

      (6)预防褥疮,注意皮肤护理,床单要保持干燥。

      6、用药后注意 :

      (1)服用铁剂时注意给药方法,最好在两餐间服用,同时加服维生素C以利铁剂吸收,禁饮浓茶,影响铁剂吸收。

      (2)服用铁剂后注意观察消化道反应,如食欲减退、腹泻、恶心、呕吐。

    2014-12-04 09:41:13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