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系由于叶酸及(或)维生素B12缺乏、代谢异常,导致红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而引起的一组贫血。在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而呈大红细胞性贫血,称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本文主要阐述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方法,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

      经诊断为本病后,最好能明确系维生素B12缺乏或叶酸缺乏,如不能进行上述特殊试验时,可进行治疗性诊断,患者必须无明显感染,肾脏无恶性疾病,不进含叶酸盐高的食物如肉类,内脏,新鲜绿叶或黄叶蔬菜及果汁,每日给予维生素B121~5μg肌注或叶酸50~100μg口服,如应用上述维生素之一后,网织红细胞迅速上升,即证明为该物质缺乏。

      小儿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最易与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的营养性混合性贫血相混淆,营养性混合性贫血时,红细胞大小不均相差悬殊,大红细胞中央苍白区增大,骨髓象中同时具有幼红细胞及粒细胞的巨幼变及幼红细胞中因缺铁而引起的血红蛋白形成不足现象。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1、脑发育不全:多于出生后即出现发育迟缓除神经系统症状外,尚有智力低下,无贫血表现,用维生素B12治疗后神经症状无改善。

      2、慢性肝病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由于慢性肝病,可能有维生素B12和叶酸代谢和贮存发生障碍,此种贫血,常伴有慢性肝功损害,肝,脾明显肿大及门脉高压,腹水等。

      3、红白血病的红血期:血像中有核红细胞增多,其治疗和予后均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不同。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检查诊断:

      1、血象:

      贫血多较严重,红细胞减少较血红蛋白减少为著,MCV及MCH>正常,MCHC正常;红细胞轻度大小不均,大者较多,着色较深,中央苍白区不显,常见卵圆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数常低于正常。白细胞总数稍低或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粒细胞减少,胞体大,核染色质疏松,核呈右移,可见巨多节核中性粒细胞。严重病例血小板数可减少。

      2、骨髓象:

      有核细胞数可轻度增加、正常或减少。各期幼红细胞呈巨幼变,如原红及早幼红细胞增多,则更有诊断意义。白细胞分类多接近正常,淋巴细胞有时可相对增加。中性粒细胞中可出现巨中幼、巨晚幼或巨杆状核中性粒细胞。重症病例巨核细胞数可减少,形态也有改变。

    2014-12-04 09:38:37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