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血管损伤患者而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依据外伤病史、急性搏动性或喷射性伤口出血、伤肢缺血表现,对动脉损伤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对无明显体征,或者伴有骨折以及伴有严重软组织挫伤,出现肢体肿胀和休克时的患者,往往造成诊断困难,或在出现明显的缺血表现时诊断已属过晚,失去了良好的治疗机会,以致需要截肢。因此,早期的检查诊断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检查项目
1、动脉Doppler检查:可闻及动脉血流异常,比如声音减弱,消失,收缩期杂音(动脉瘤)或连续性杂音(动静脉瘘)。
2、彩色超声探查:可以探及血管内的血流方向,速度,血管口径变化,是否连续,有无破裂,狭窄及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时,声像图在动脉外伤处可见到无回声的肿块,边界清晰,无明确囊回声。
3、血管造影:经动脉穿刺插管造影,可以显示动脉破裂情况,部分断裂时可见造影剂流向血管腔外,而动脉完全断裂时近心端动脉可能形成血栓显示血流中断,或造影剂流向血管外而远端动脉不显影,动脉瘤内有血栓及血块存在造影可显示不规则影像,动静脉瘘造影可以明确瘘口的部位,大小,附近血管和侧支循环情况,瘘口大时可见静脉扩张明显,远端可显示静脉增多和曲张。
二、诊断
单纯性急性血管损伤根据致伤暴力,伤及部位,伤口急性出血及肢体远端缺血性改变,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或肢体肿胀,发绀等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在伴有合并损伤或钝性伤造成动脉内膜挫伤,肢体缺血症状不明显时,诊断有时会被合并伤的症状所遮盖,而未能及时进行血管探查,所以在处理复杂性损伤时,要警惕血管损伤存在的可能性和熟悉血管损伤的临床特点,一般在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疑有血管损伤并应做血管探查:
1、喷射状或搏动性出血和反复出血者;
2、巨大或进行性增大的血肿,如搏动性血肿等;
3、不明原因的休克;
4、钝性损伤后有远端的血供障碍,疑有动脉内膜挫伤继发血栓者;
5、沿血管行径及其临近部位的骨折和大关节损伤,并有远端血供障碍者。
三、鉴别诊断
急性血管损伤根据致伤暴力,伤口部位,伤口急性失血及损伤远侧肢体缺血性改变等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在复合伤或钝性伤时,由于合并伤的症状遮掩或没有明确伤口和显性失血,可能漏诊血管损伤,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应警惕血管损伤的可能:
1、喷射状或搏动性和反复出血者;
2、巨大或进行性增大的血肿,尤其是搏动性血肿;
3、不明原因的休克;
4、钝性损伤后,有损伤部位远端的血供障碍表现;
5、临近血管行经的骨折和大关节损伤,同时存在远端肢体血供障碍者;
6、坠落伤或车祸等减速伤患者要考虑到主动脉或内脏动脉损伤的可能。
2014-12-03 16: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