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性角膜炎患者病变多位于下1/3的角膜。初期角膜、结膜上皮干燥、粗糙,暴露部位的结膜充血、肥厚,角膜上皮逐渐由点状糜烂融合成大片的上皮缺损,新生血管形成。继发感染时则出现化脓性角膜溃疡症状及体征。专家提示:患者一旦有此症状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诊断,控制疾病的恶化。
暴露性角膜炎的检查:
结合病史,选择一般角膜视诊,照影法和Placido圆盘检查法,角膜染色法等检查角膜病变情况。
暴露性角膜炎的诊断依据:
1、各种原因所致的眼睑闭合不全,角膜暴露。
2、暴露的角膜、结膜干燥,角膜上皮脱落甚至溃疡形成。结膜干燥症(conjunctival xerosis)是一种主要由于结膜组织本身的病变而发生的结膜干燥现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正常情况下,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泪液使结膜经常保持湿润,一旦上述的滋润机能遭到破坏,即出现结膜干燥症。结膜干燥就可分上皮性结膜干燥症和实质性结膜干燥症。
暴露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断要点:
因角膜表面暴露,泪液蒸发过速,角膜上皮干燥、模糊、坏死、脱落、溃疡或角膜上皮角质变性,伴有基质浸润混浊。如果睑裂闭合不全的程度较轻,或由于闭眼时眼球上转关系(Bell现象),只有三分之一或更少的一部暴露出来,则角膜损害也局限于该部,因角膜知觉减少,对异物的侵袭不能反射阻挡,故易损伤,甚至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
暴露性角膜炎的鉴别诊断:
1、匐行性角膜炎:主要为毒力较强的细菌引起。肺炎球菌、溶血性或绿色链球菌、淋球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可致病。发病前常有角膜表面外伤史,或有灰尘等异物入眼。全身营养不良、衰弱亦易于发病;慢性泪囊炎患者易罹此病。
2、绿脓杆菌性角膜炎:本病系绿脓杆菌直接侵入角膜引起感染所致。绿脓杆菌毒力很强,但侵袭力很弱,它**通过破损的上皮才能侵犯角膜组织引起感染。因此,各种角膜外伤、角膜炎、角膜软化症等均可成为感染的诱因。
3、干燥性角膜炎:为泪液分泌减少,病变为整个角膜而不同本病的早期为带状病变,且眼睑闭合正常,泪液分泌试验阳性。
4、角膜带状变性:为睑裂部横跨角膜的带状混浊。但本病的混浊在中央,而角膜带状变性起始于两侧角膜缘然后向中央扩展,故两侧较中央病变重。
5、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鉴别见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2014-12-03 1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