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常有咽鼓管的感染,故可出现与咽鼓管堵塞相关的一系列并发症,包括间断耳鸣发作,耳膜凹陷。也可兼有乏力、头昏、失眠等症。感染可直接蔓延的中耳以及扁桃体,并发中耳炎的患者,可有耳鸣、耳聋等表现,外耳道有异常分泌物流出。以下内容为大家介绍一下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饮食保健。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宜食: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1、豌豆尖:豌豆尖维生素含量高,且容易消化吸收,纤维素含量高,具有清理肠道的作用。
2、豆浆:豆浆性味平和,就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且其内特有的大豆异黄酮具有维生素E的作用,具有促进组织修补的效果。
3、石斑鱼:蛋白质含量高,优质动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丰富,具有很好的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忌食:
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等刺激物。
1、小麻椒:肥肉会造成体内痰液瘀滞,造成脂肪组织的沉积,经络堵塞,不利于病变的恢复。
2、芥菜:性味较为辛辣,具有刺激性,对咽鼓管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作用,不利于病变的恢复。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日常保健:
1、导管插入和退出时,动作要轻柔,顺势送进或退出,切忌使用暴力,以免损伤鼻腔或咽鼓管口的粘膜。
2、吹气时用力适当,用力过猛可致鼓膜穿孔,特别当鼓膜有萎缩性瘢痕时,更应小心。
3、鼻腔或鼻咽部有脓液、痂皮时,吹张前应清除之。
4、注意防止受检者因反射性咳嗽、吞咽、噎气等而造成咽鼓管咽口的外伤。
耳朵一喘气就响,很可能是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耳咽管,就是咽部与中耳腔之间的一个管道,平时起到平衡中耳腔与外界气压的作用。正常人的耳咽管随吞咽动作而开放,即在吞咽时,会感觉倒耳朵里有“哒”的一声,这就是耳咽管开放的声音。
而耳咽管异常开放是这种耳咽管始终处于开放状态,呼吸时进出的气流在耳咽管中产生共鸣。治疗是用药物使耳咽管口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达到收缩的作用。
2014-12-03 0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