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单凭检眼镜很难做出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应当用检眼镜结合三面镜或者裂隙灯加前置镜——90D镜,利用裂隙灯的细窄裂隙检查黄斑区,可见黄斑区视网膜增厚和血管暗影,用后部反光照射,有时可见黄斑区呈蜂窝状外观,视网膜有囊样间隙,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是诊断黄斑囊样水肿必不可少的手段,是诊断黄斑囊样水肿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目前诊断黄斑囊样水肿的金标准。
一、检查
1、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在造影的早期由于囊样水肿区的液体遮挡脉络膜的背景荧光,因而水肿范围内呈一暗区,静脉期,可见黄斑区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开始有血管壁的荧光素渗漏,随之血管变得模糊,以后荧光素渗漏逐渐增强,形成黄斑区强荧光,在造影的后期,在15~30min以后,可以见到黄斑区呈典型的囊样强荧光,形成花瓣状外观(图2),如果水肿不很严重,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只能见到黄斑区视网膜呈现一片轻微的强荧光。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是一种对组织断层微细结构具有高分辨力的光学影像技术,由于组织的结构和密度的不同,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不同,可采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的组织结构,即可得到一幅模拟彩色眼底断层影像,断层扫描的深度与所用激光的波长有关,波长长则其穿透力强,断层扫描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的断层扫描精度达8~10µm。
因此,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检查呈现出有如活体病理组织学切片一样的外观,黄斑囊样水肿时OCT的图像可以清晰的显示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囊样间隙,OCT对黄斑囊样水肿的检测非常敏感,并且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性表现,即使有些病例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没有明确表现,OCT也可以有阳性发现。
二、鉴别诊断
1、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多见于青壮年男性,黄斑部有浆液性盘状视网膜浅脱离和(或)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脱离,有自限性并有复发倾向,荧光造影有RPE渗漏点和(或)浆液性RPE脱离;CME的荧光造影是黄斑区花瓣状荧光染料积存,所以CME和“中浆”易于鉴别。
2、眼内肿瘤:无论良性或恶性肿物,尤其是脉络膜血管瘤经常伴发黄斑区视网膜浅脱离和(或)黄斑囊样水肿,眼底除CME外尚有视网膜下隆起的脉络膜肿物,临床上遇到CME时首先应寻找产生CME的原因,用双目间接检眼镜详细检查眼底,可免误诊和发生治疗上的错误。
3、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这是急诊病例,有突然视力下降的主诉,眼底黄斑有樱桃红点,后极部视网膜呈乳白色肿胀,这是细胞本身的肿胀和细胞内积液,荧光造影可显示视网膜中央动脉供血受阻或不足,动脉不充盈或迟缓充盈或循环时间延长等表现,荧光造影与CME呈完全不同的特点,两者易于鉴别。
2014-12-03 09: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