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凡因急性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严重头痛,呕吐,嗜睡,共济失调和昏迷等脑水肿的临床特征者即可诊断,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对那些急性高山病症状元法缓解且进行性加重者,应警惕高原脑水肿的发生。以下内容是预防高原脑水肿的方法。
高原脑水肿的预防:
对易感性的预测虽做了大量的探索,但尚未发现较理想的方法。笔者认为低氧通气反应、肺阻抗微分波、肺弥散能力、最大运动后的氧饱和度的变化等,对预测高原病有一定价值。进入高山前应对心理和体质进行适应性锻炼,如有条件者最好在低压舱内进行间断性低氧刺激与习服锻炼,以使机体能够对于由平原转到高原缺氧环境有某种程度的生理调整。
目前认为除了对低氧特别易感者外,阶梯式上山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稳妥、最安全的方法。笔者建议,初入高山者如需进4000m以上高原时,一般应在2500~3000m处停留2~3天,然后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600~900m。到达高原后,头两天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不要作重体力活动,但轻度活动可促使习服。避免寒冷,注意保温,主张多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上山前使用乙酰唑胺,地塞米松,刺五加,复方党参,舒必利等药对预防和减轻急性高原病的症状可能有效。
本病多半发生在特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交通及医疗条件较差。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就地进行抢救非常重要。当然如有条件,对病情严重者应及早转送至低海拔处为妥。具体预防方法有:
1、做好充分准备。在打算进入高原前,要了解一下那里的环境特点、生活常识以及高原病的防治。对于自己有器质性病变和呼吸道严重感染者则不适合进入高原地区,应该尽量避免。
2、攀登高原过程中注意事项。在进入高原的进程中,要坚持阶梯升高的原则,避免突然转换地理位置身体耐受力和适应力不能够承受。如果本鞥够满足阶梯性上升这个条件就在攀登钱24小时服用一点地塞米松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小高原反应。
3、进入高原后。由于不是常年生活在高原地区,我们身体对高原地区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在刚刚进入高原地区后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减轻劳动强度,以免消耗体内氧气。注意保暖防冻、保证给身体供给足够的能量。
预防高原脑水肿的注意事项:
自身有病不适宜进入高原地区者要尽量避免到高原地区去,在高原地区一定要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刚进入高原地区要避免剧烈运动,最好是休息好,给身体补充足够的能量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2014-12-01 09: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