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淀粉样变性的病因

      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AL)是脏器功能逐渐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淀粉样变性常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其临床表现取决于所累及的器官和受累器官的损伤程度。常受侵犯的器官有肾、心、肝、胃肠、舌、脾、神经系统、皮肤等。受累器官表现为器官肿大及功能障碍。其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淀粉样变性病因:

      原纤维蛋白及其前体:目前已弄清楚的淀粉样蛋白主要有以下几种。

      1、淀粉样轻链蛋白(AL):

      AL蛋白由部分或整个免疫球蛋白轻链组成,也可能为两者的混合体。轻链片段可能为N-末端或整个可变区。在AL中γ链比K链更多见。AL蛋白见于原发性及骨髓瘤相关型淀粉样变。

      2、 淀粉样A蛋白(AA):

      AA蛋白主要见于慢性感染、炎症或肿瘤引起的全身性淀粉样变。AA蛋白由7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8500,由血清前体蛋白SAA降解而来。SAA为HDL中的一种载脂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并受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IL-1)、IL-6及YNF等的调节。急性反应期SAA的浓度可增高数千倍,但其功能尚不清楚。

      3、转甲状腺蛋白(transthyretin,TTR):

      转甲状腺蛋白原来称为前白蛋白(prealbumin),是由127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几乎全为β-片层结构。TTR主要在肝脏合成,参与甲状腺素和维生素A的转运。TTR分子本身并不产生淀粉样沉积,但其遗传变异型(通常为单个氨基酸置换)是遗传性淀粉样变最常见的原因。在急性反应期患者血清中TTR的浓度降低。

      4、β-蛋白:

      β-蛋白亦称为A4蛋白,见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Down综合征及遗传性脑淀粉样血管病等。β-蛋白由约4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4200,其血清前体APP的基因与家族性早老性痴呆症基因均位于21号染色体的长臂上,但两者并不联锁。关于β-蛋白与早老性痴呆症的神经功能紊乱和损伤之间的关系,还未取得一致意见。但APP突变确可引起早老性痴呆症,而Down综合征(21号染色体三倍体)患者于40岁后均有典型早老性痴呆症的表现,这表明APP基因对早老性痴呆症的发病可能有重要作用。

      5、β2-微球蛋白(β2-M):

      β2-微球蛋白为第1类主要组织相容性(MHC)抗原的轻链,由10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11800,其氨基酸组成及构象与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极相似。循环血液中的β2-M主要来源于免疫细胞和肝细胞,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并被降解。β2-M不能通过透析膜,长期做血液透析的患者血浆中β2-M增高并沉积为淀粉样原纤维。β2-M对胶原的亲和力大,易沉积于关节等富含胶原的组织中。

      6、多肽激素:

      在老年人及某些分泌多肽激素的肿瘤时,淀粉样物质常沉积在内分泌器官中。这些局限性的淀粉样物质主要由激素或其前体形成。如甲状腺髓质癌时的前降钙素、胰岛细胞瘤时的胰岛淀粉样多肽(LAPP)及老年型心脏淀粉样变时的心房排钠利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等。

      此外,最近在遗传性淀粉样变中还鉴定出几种新的原纤维蛋白,如gelsolin,Apo AⅠ、溶菌酶及纤维蛋白原等的变异型。

    2014-11-24 19:44:58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