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十二指肠腺癌常见的症状有贫血、出血。其出血主要表现为慢性失血,如大便隐血,黑便,大量失血则可呕血。然而导致这些因素的原因也有很多,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十二指肠腺癌的病因:
目前对十二指肠腺癌的病因不甚清楚,胆汁和胰液分泌的某些物质,如石胆酸等二级胆酸可能是致癌原,对肿瘤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家族性息肉病,Gardner和Turcot综合征,von Reeklinghausen综合征,Lynch综合征,良性上皮肿瘤如绒毛状腺瘤等疾病,可能与十二指肠腺癌的发生有关,另有报道十二指肠溃疡或憩室的恶变以及遗传等因素亦与十二指肠腺癌有一定关系。
十二指肠腺癌的发病机制:
1、好发部位:十二指肠腺癌在多发生于降部乳头周围,约占60%,其次为壶腹下段,球部最少见。
2、病理形态:
(1)大体形态:十二指肠腺癌大体形态可分为息肉型,溃疡型,环状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其中息肉型最多见,约占60%,溃疡型次之。
(2)组织形态:镜下见十二指肠腺癌多属乳头状腺癌或管状腺癌,位于十二指肠乳头附近以息肉型乳头状腺癌居多,其他部位多为管状腺癌,呈溃疡型或环状溃疡型,溃疡病灶横向扩展可致十二指肠环形狭窄。
十二指肠腺癌的预后效果:
十二指肠腺癌总的预后较胰头癌与胆总管下段癌好。其手术切除率70%以上,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25%~60%。但不能切除的十二指肠癌预后差,生存时间一般为4~6个月,几乎无长期生存病例。而十二指肠癌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其预后亦有差异,一般认为发生于十二指肠第3、4段的腺癌预后比发生于第1、2段者预后好,其原因认为有如下3点:
①生物学特征不同,第3、4段肿瘤生物学特征表现为中肠特性,而第1、2段表现为前肠特性。
②第3、4段肿瘤临床发现常相对较早,即使肿瘤虽已突破固有肌层,但常不侵犯周围器官而仅侵及周围脂肪组织。
③第3、4段腺癌由于可行肠段切除而手术死亡率低。有很多资料显示,十二指肠腺癌预后与淋巴结阳性与否、肿瘤浸润的深度、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性别等无关。但有胰腺等侵犯,被认为是导致局部复发和致死的原因。
2014-11-24 17: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