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半乳糖代谢异常的遗传病,是由于1—磷酸半乳糖尿昔酰转移酶缺陷,使1—磷酸半乳糖和半乳糖醇沉积而致病,按红细胞及肝脏酶学变化,该酶有几种变异型。其常见的症状表现有以下几种。
半乳糖血症的症状:
肝、肾、眼晶体及脑组织是主要受累器官。半乳糖激酶、UDP—半乳糖异构酶和1—磷酸葡萄糖尿苍酰转移酶缺乏(尤其是后者),可导致半乳糖血症,引起器官毒性作用的不是半乳糖本身,而是其代谢产物如1—磷酸半乳糖和半乳糖醇,且各成分对器官损伤有选择性,如半乳糖醇是致白内障的主要物质,而对肝、肾几乎无毒性作用。出生后几周肝脏病变包括胆汁淤积、广泛脂肪变性、无炎性细胞浸润,以后有假胆管形成、假腺体增生,肝细胞破坏,假腺体增生是半乳糖血症的特点,但无特异性。
半乳糖激酶的变异型较少,有:①Philadelphia变异型;②Urbino变异型;③部分性一过性半乳糖激酶缺陷。尿苷二磷酸半乳糖-4-表异构酶极为罕见。半乳糖血症的临床表现视病型及病程有较大差异,轻者可无临床症状,最严重者呈暴发型。
1、急性病程:多数患儿在出生后数天,因哺乳或人工喂养牛乳中含有半乳糖,出现拒乳,呕吐,恶心,腹泻,体重不增加,肝大,黄疸,腹胀,低血糖,蛋白尿等,有上述表现者应考虑有半乳糖血症可能,需即施行有关实验室检查,若能及时检出及采取相应措施,否则可迅速出现白内障及精神发育障碍。
2、轻型病程:多无急性症状,但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发音障碍,白内障,智力障碍及肝硬化等。
3、其他:如假大脑肿瘤,为一少见表现,此系半乳糖在脑内积蓄,继之转变为半乳糖醇遂致脑水肿及颅压增高。
半乳糖血症的并发症:
儿童期可有神经性耳聋。少数患者可发生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黄疸和肝脏肿大、肝硬化,发生腹水,肝功能衰竭,出血,并发大肠埃希杆菌败血症,生长迟缓、智能发育落后,高氯性酸中毒、蛋白尿、氨基酸尿和低血糖等。
并且疾病严重程度差异很大,某些患儿于第一次哺乳后即可出现急性、暴发性疾病,而更多的则表现为亚急性经过。消化道症状,包括黄疸、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呕吐、低血糖。约2—5周出现腹水,出牛后几日内即可出现白内障,如怀孕期间母亲食乳过多,则婴儿出今后即可有黄疸。血、尿半乳糖水平增高,高氯性酸中毒.蛋白尿、氦基酸尿和低血糖,以及肝功能异常。半乳糖尿可在摄入不含半乳糖食物时缓解.静脉营养时3—4天可消失。
2014-11-23 13: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