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半乳糖血症的饮食保健须知

      半乳糖血症的主要症状是营养障碍、白内障、智力低下和肝脾肿大等。该症发生于先天性缺乏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的人。食物中无半乳糖时,症状可好转。以下内容为大家半乳糖血症患者的日常饮食。

      半乳糖血症患者的饮食:

      开始控制饮食的时间越早,则患儿的预后越好。尽管患儿的智商可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学习成绩仍比不上正常儿童。由于患儿体内半乳糖代谢酶的缺乏并不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善,因此需终身进行饮食控制。不能坚持饮食控制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生长障碍及白内障。

      限制乳类立刻停用乳类,改用豆浆、米粉等,并辅以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必需物质。豆浆中虽含有能分解出半乳糖的蜜三糖(raffinose)和水苏糖(stachyose),但不能被人体肠道吸收,故无碍于治疗。通常在限制乳类3~4天后即可见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在1周后好转。在患儿开始摄食辅助食物以后,必须避免一切可能含有奶类的食品和某些含有乳糖的水果、蔬菜如西瓜、西红柿等。

      半乳糖血症患者不宜吃蚕豆:

      蚕豆惹的病人体内有一种酶,叫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当体内缺乏此酶时,食用蚕豆(干的或新鲜的)或蚕豆制品(如豆腐、酱油、粉丝等)后会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

      此病多发于每年蚕豆成熟的季节,于食用蚕豆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症状,包括可有贫血,面色、口唇、指甲苍白,黄疸明显,血红蛋白尿(尿色呈黑色、酱油色、浓茶色或血色),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腰痛等。严重者神志不清,抽搐,可因急性肾功能衰竭在1~2天死亡。

      正在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也可发病。因为乳母食用蚕豆后,可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宝宝也等于吃了蚕豆。有的宝宝即使没有食用蚕豆,仅仅是闻到蚕豆的花粉后也会发病。除了吃蚕豆外,服用乙酰水杨酸类退热药、磺胺类及呋喃类药物后也可出现上述症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者主要见于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各省市。目前有的地区对于出生的新生儿进行是否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筛查,如为阳性,在饮食、服药等方面需多加注意,预防发病。

    2014-11-23 13:19:14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