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病原因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的杀虫剂,按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磷酸酯类、硫化磷酸酯类、焦磷酸酯类。按毒性大小分为剧毒类、高毒类、中毒类、低毒类。由于生产、包装、运输、使用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或防护不周可经皮肤、呼吸道吸收而发生中毒。中毒后可表现出毒蕈碱样、烟碱样、中枢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各种临床表现。以下是关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病原因。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因:

      1、中国的农药分类:有机磷农药是农业常用的杀虫剂,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目前国内生产的农药有几十种,按其毒性分大类:

      (1)剧毒类:对硫磷(parathion1605)、内吸磷(1059)、甲拌磷(thimet)。

      (2)高毒类:甲基对硫磷、敌敌畏(dichlorphos)、乐果(rogor)(中度毒性)、乐果敌百虫(dipterex)(中度毒性)等。

      (3)低毒类:马拉硫磷(karbofos)、敌百虫、乐果。

      2、进入人体途径:有机磷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3个途径进入人体,也有二次中毒。可为单独、家庭或集体中毒。

      (1)从消化道途径进入机体:误食被农药污染的食物;乳母在喷洒农药后未洗手,换衣服就给婴儿哺乳,造成婴儿中毒;自杀或投毒。

      (2)经皮肤吸收:用有机磷杀虫剂灭虱、蚤喷洒时污染了皮肤或黏膜。

      (3)吸入途径:儿童在刚喷洒过农药的田里玩耍;在农药仓库中停留均可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机制:

      有机磷农药从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进入机体,经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产生毒性作用,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人体的胆碱能神经包括运动神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部分节后纤维以及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这些神经受刺激后,在其末梢与细胞连接处释放乙酰胆碱支配器官的运动。在生理情况下释放出的乙酰胆碱在胆碱酯酶的作用下迅速被水解而失去活力,当有机磷进入机体后与胆碱酯酶结合使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造成体内大量乙酰胆碱蓄积,从而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主要作用是:

      1、兴奋胆碱能神经全部节后纤维使平滑肌收缩增加腺体分泌瞳孔缩小、心律减慢、血压下降。

      2、运动神经兴奋可引起肌震颤、痉挛,重时可肌力减弱以至麻痹。交感神经节和节前纤维兴奋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晚期可致循环衰竭。

      3、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表现先兴奋后抑制,晚期出现呼吸中枢麻痹。

    2014-11-22 17:24:55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