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单基因遗传病的检查诊断依据

      单基因遗传病的突变基因可以有害,或为中性,少数也可能有益。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将人类4550余种性状与特定的基因联系起来,90%与疾病有关,少数性状属于正常变异,如ABO血型。其中真正危及人类健康的遗传病约1300余种。因此,一旦发现患有此病应立即去医院检查诊断。

      单基因遗传病的染色体检查(核型分析)的适应症:

      核型分析是确定染色体病的重要方法。目前采用的染色体显带技术不仅能准确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单体型、三体型和多体型)综合症,而且通过显带,特别是高分辨显带技术,可以对各种结构异常,包括微畸变综合症作出准确诊断。

      进行染色体检查时**掌握适应症,才能达到较高的检出率。一般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进行染色体检查:

      1、有明显的生长、发育异常和多发畸形、智力低下、皮肤纹理异常者;

      2、可疑为先天愚型的个体及其双亲;

      3、原因不明的智力低下者;

      4、家庭中有多个相似的多发畸形的个体;

      5、原发性闭经和不孕的女性;

      6、男性不育、无精子症的个体;

      7、有反复流产、死胎史的夫妇。

      单基因遗传病的鉴别诊断: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中,如有一个突变,这个突变基因的异常效应就能显示发病。这类疾病已达17OO多种,如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多指、并指等。其遗传系谱特点是;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患者双亲往往有一方为患者。若双亲无病,子女一般不发病;患者常为杂合型,苦与正常人婚配,其子女患病概率为50%;常见连续几代的遗传。显性致病基因有时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杂合子个体携带显性致病基因并不表达,即不完全外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外显率为60%-90%。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当隐性基因纯合时才能发病。即隐性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大多是由两个携带者所生的后代。已确定这类疾病约1200多种,如先天性聋哑、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杂合型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本身不表达相应的性状,但可将致病基因传给后代。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谱系特点:男女发病机会均等,发病与性别无关;双亲为无病携带者,子女发病概率为25%;常是越代遗传;近亲婚配时,子女中隐性遗传病患病率大为增高。如苯丙酮尿症在人群中随机婚配时,发病率为1:14500;表兄妹婚配则为1:1700。全身性白化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40000;表兄妹婚配则为1:3600。

      性连锁遗传病多为隐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女发病率有显著差异如红绿色盲、血友病。已确定这类疾病近200种。致病基因一般是父传女,母传子,即所谓交叉遗传,患者可隔代出现,人群中男性患者远较女性患者为多。

    2014-11-22 16: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