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较大的切口疝,因腹壁组织萎缩的范围过大,要求在无张力前提下拉拢健康组织有一定困难。对于这种病例,可用合成纤维网片或自体筋膜组织进行修补。如果在张力较大的情况下强行拉拢,即使勉强完成了缝合修补,术后难免复发。切口疝的张力较小,应用合成纤维网片或自体筋膜组织进行修补的预后较好。以下内容是切口疝的具体治疗方法。
切口疝的治疗:
腹壁切口疝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年老体弱、有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慢性疾患者、癌症晚期和合并内外科急危重症者,可非手术治疗,包括:保护切口疝、防止疝内容物损伤;局部使用弹力腹带或腹围包扎,防止疝块突出;处理咳嗽、便秘等全身情况。现代,腹内压力增高已非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因为应用人工材料的无张力修补技术,可不增加术后的腹腔压力,而预防术后的切口裂开或切口疝复发。
切口疝的术前准备:
1、改善全身状况、治疗合并症:手术前加强营养支持、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补充维生素C及K等,积极治疗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呼吸功能障碍、肝脏功能障碍、肾脏功能障碍等影响组织愈合的合并症或并发症,改善病人一般状况。
2、治疗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积极治疗肺部感染或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量腹水便秘或排尿困难等使腹内压力增高的疾病。吸烟病人劝其戒烟,前列腺肥大病人应用α-受体阻滞药解除排尿困难,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应用止咳、平喘、抗感染治疗,便秘者服用缓泻药以保持大便软化通畅等。
3、术前应用抗生素:腹壁切口疝术前是否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目前仍有争议。Platt等曾报告切口疝修补术病人,围术期应用抗生素与否,其切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White等认为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减少切口的感染率;而Abramos等报告的结果则相反。作者认为,切口疝手术虽为无菌手术,抗生素的应用仍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原有切口可能有固有菌定居,且局部瘢痕组织血运较差,有潜在感染的因素。特别是植入人工材料者,一旦感染,将前功尽弃。
4、人工气腹:巨大腹壁切口疝的病人,疝内容物复位后,可引起腹内压升高,甚至腹腔间隙综合征。
切口疝的手术时机和原则:
1、时机:切口疝形成后,局部组织需要再塑型,这一过程约需6个月。为预防术后复发,切口疝的修复手术以疝发生后6个月实施为宜。因第1次手术后,腹腔脏器存在炎性粘连,修复手术较早实施,容易损伤肠管。某院曾收治1例肠外瘘病人,因结肠癌手术,术后1个月发生切口疝,术后2个月施行切口疝修补术。因局部结构不清、肠管炎性粘连,以致术中损伤小肠,导致修补术后肠外瘘、切口裂开而就诊。
2、原则:①切除切口瘢痕。②显露疝环后,沿其边缘清楚地解剖出腹壁各层组织。③回纳疝内容物后,在无张力或低张力的条件下修复各层腹壁组织。
2014-11-21 18: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