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下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因素

      “下消化道”是指一部分小肠和大肠,而结肠炎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它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和感染性结肠炎。其常见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下消化道出血病因:

      1、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瘘。直肠疾病直肠的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结核性直肠炎、直肠肿瘤、直肠类癌、邻近恶性肿瘤或脓肿侵入直肠。

      2、结肠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息肉、癌肿和血管畸形。小肠疾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结核、克隆病、空肠憩室炎或溃疡、肠套叠、小肠肿瘤、胃肠息肉病、小肠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3、机械损伤:如异物对食道的损伤、药物片剂对屈张静脉的擦伤、剧烈呕吐引起食道贲门黏膜撕裂等。

      4、胃酸或其他化学因素的作用:后者如摄入的酸碱腐蚀剂、酸碱性药物等。

      5、黏膜保护和修复功能的减退: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激素、感染、应激等可使消化道黏膜的保护和修复功能受破坏。

      6、血管破坏:炎症、溃疡、恶性肿瘤等可破坏动静脉血管引起出血。

      7、局部或全身的凝血障碍:胃液的酸性环境不利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块形成,抗凝药物、全身性的出血性疾病或凝血障碍疾病则易引起消化道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

      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不同年龄组常见的出血原因有所不同,详情如下。

      1、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重复畸形、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

      2、婴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细菌性肠炎,影响血运的肠梗阻如肠套叠、肠重复畸形。

      3、儿童:肛裂最常见,肠套叠,炎症性肠病、血管畸形、肠血管功能不全、过敏性紫癜、息肉、寄生虫病也不少见。

      4、青少年:细菌性肠炎、炎症性肠道疾病、息肉、痔。

      消化道出血全身性疾患表现:

      消化道出血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血液系统疾患如白血病、血友病、恶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除有全身皮肤、皮下组织、关节、黏膜出血外,可伴有胃肠道及泌尿系出血。查骨髓、血小板计数、末梢血及出血凝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等即可确认。

    2014-11-21 10:03:20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