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母细胞瘤患者症状出现晚且轻,症状常已存在数月,有时是数年后肿瘤才得以诊断。由于肿瘤总是发生于关节周围,其症状常与关节有关,依次为膝、肩、髋关节。软骨母细胞瘤为中度疼痛,可因创伤或受压而显示肿瘤。专家提示:一旦发现患有此症状应尽早去医院治疗并做详细的检查诊断。
一、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相当典型,尤其当肿瘤位于骨骺部位时,软骨母细胞瘤的溶骨区开始位于骨骺,倾向于越过生长软骨,向干骺端蔓延,在身体生长停止或即将停止时,生长软骨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时,如连续摄X线片,可清楚地看到肿瘤破坏和越过仍存在的生长软骨,软骨母细胞瘤是一小或中度大小的肿瘤,直径从1~2cm到6~7cm,骨骺的溶骨常为中心性或偏心性。
当肿瘤起源于肱骨大结节时,溶骨常位于肱骨近端,偏心性,圆形或轻度多环,其X线可透性不很强,可见云翳状或稀薄的弱的不透X线颗粒,软骨母细胞瘤的界限明确,有时标以骨硬化细线,很有特征性,在偏心性和较膨胀的病例中,皮质骨可膨胀至几乎消失,软骨母细胞瘤可侵蚀全部的软骨下骨,在干骺端皮质的部位,很少或没有骨膜反应。
2、核素扫描:病变区域核素摄取量增加,与X线平片上显示的病变范围一致,由于骺板的核素摄取量也很高,与病变相互干扰,所以核素并不能对病变进行精确的判断。
3、血管造影:可显示明显的强化,虽然它不像骨巨细胞瘤那样有丰富血管,但比其他软骨类病变有更多的血管。
4、CT:CT最能显示病变的特征,可清楚显示病变与关节面及骺板的关系,可清楚显示钙化点,除了为确定成软骨细胞瘤内钙化灶或了解肿瘤向干骺端延伸范围时,需采用X线断层或CT检查外,一般不需特殊影像学检查。
5、MRI:病变在T1,T2加权像上为低信号,MRI可以精确显示病灶的范围,常常用来判断肿瘤向软组织侵入的边界。
二、鉴别诊断
从影像方面考虑,须同骨巨细胞瘤鉴别诊断,但仅在成人期,因为如果生长软骨仍存在时,骨巨细胞瘤不侵及骨骺,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是软骨母细胞瘤常有清楚的边界,而骨巨细胞瘤的边界模糊,第二个不同之处是软骨母细胞瘤中可有云翳状钙化。
在组织学上,即使在缺乏钙化和软骨样分化,巨细胞丰富的区域,软骨母细胞瘤也可清楚地与骨巨细胞瘤区分开,因为软骨母细胞瘤的基底细胞有更明确的边界,有些象嵌合体碎片,巨细胞分布不规则,主要集中于出血区,有丝分裂像少见。
影像上,软骨母细胞瘤与透明细胞性软骨肉瘤很相似,包括钙化,这些软骨肉瘤见于成人,在组织学上可清楚地与软骨母细胞瘤区分开。
少见的位于骨骺的软骨瘤或中心性软骨肉瘤在影像方面可类似于软骨母细胞瘤,但它们的大体病理和组织病理不同。
2014-11-21 09: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