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直疝绝大多数属后天性,主要病因是腹壁发育不健全、腹股沟三角区肌肉和筋膜薄弱。老年人因肌肉萎缩退化,使腹股沟管的间隙变得宽大,同时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联合肌腱的支持保护作用也减弱,当有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排尿困难而致腹内压增高时,腹横筋膜反复遭受腹内压力的冲击,造成损伤、变薄、腹腔内脏即逐渐向前推动而突出,形成直疝。因此,患者需尽早治疗,免遭其害。
(一)治疗
1、原则腹股沟直疝的治疗同斜疝:
①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脏器严重病变不能耐受手术者,可用疝带保守治疗。
②疝修补术。
③疝成形术。
④支持对症治疗。
2、疝修补手术要求:现代外科技术要求疝修补手术达到5个基本要求,即:术后疼痛轻,病人康复时间短,疝的复发率低,手术并发症少,能预防原发疝区域下的腹股沟底部再形成疝。
3、手术方案的选择:手术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及疝的分型而选择。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建议:
Ⅰ型:疝囊高位结扎和内环修补手术;也可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Lichtenstein手术)。
Ⅱ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如果缺乏人工修补材料时也可用Basssini、Mc Vay、Halsted和Shouldice手术,尽可能加用组织减张步骤。
Ⅲ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Stoppa手术);无人工修补材料时可考虑使用自身材料并注意减张。
Ⅳ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
(二)预后
手术大多痊愈,但有4%~10%的复发。
2014-11-21 0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