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胸痹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的一种病证。该病严重侵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还需早发现早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下胸痹的中医治疗方法,希望对您的了解有所帮助。

      胸痹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如下:

      1、心血瘀阻证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加剧。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2、气滞心胸证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腑涨闷,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证机概要:肝失疏泄,气机瘀滞,心脉不合。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3、痰浊闭阻证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证机概要: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4、寒凝心脉证

      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息不得平卧,多因气候骤冷或咒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冷,甚至手足不温,冷汗不出,胸闷气短、心悸、脸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证机概要:素体阳虚,阴寒凝滞,气血痹阻,心阳不振。

      治法: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5、气阴两虚证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无力,声息低微,面色晄白,易汗出,舌质绛红,舌体胖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带。

      证机概要: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6、心肾阴虚证

      心疼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证机概要:水不济火,虚热内灼,心失所养,血脉不畅。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7、心肾阳虚证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而甚,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冷,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证机概要: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滞。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2014-11-20 16:45:17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