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皮炎是一种季节性皮肤病。炎热的天气加上环境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蒸发,汗液中的代谢物与粉尘的堆积易造成毛囊口堵塞,从而引发炎症。气温下降,天气凉爽后,可逐渐自愈。夏季皮炎多发生于四肢伸侧,尤其是小腿的伸侧面,常为对称性。夏季皮炎的诊断一般通过症状及鉴别即可确诊。具体如下:
诊断依据:其典型症状为发生于四肢伸侧,尤其是两小腿的前方,对称发病。初起为粟米大小、比较密集的红斑、丘疹或丘疹水疱,瘙痒明显,并伴有灼热感。由于奇痒难忍而搔抓,常出现多条条状抓痕、血痂,消退后会留下色素沉着。
组织病理:表皮增厚,真皮浅层毛细血管轻度扩张,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根据湿热的夏季发病,反复发作的红斑基础上小丘疹可以诊断。但须与湿热引起的其他皮肤病如:痱子、夏季瘙痒症鉴别。
痱子: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大量的汗液不易蒸发,使角质层浸渍肿胀,汗腺导管变窄或阻塞,导致汗液潴留、汗液外渗周围组织,形成丘疹、水疱或脓疱,好发于皱襞部位。
夏季瘙痒症:可伴有皮损,也可不伴有皮损;可以是皮肤病表现,也可能是系统性疾病的表现;可以是初始的症状,也可以在病程中出现。
出汗是夏天人体散热、排泄的主要渠道,在高温天,人体汗液可达到每小时3~4升,而汗液 中水分占99%,剩余的1%中,一半是以钠、钾为代表的无机盐,一半是尿素、 乳酸、氨基酸代谢的有机物。这些无机盐、有机物都不是正常存在于皮肤表面的物质,当水分蒸发以后,这些会滞留在皮肤上,量一多,时间一长,就会对皮肤形成刺激,导致皮肤炎症。
因此大家在日常高温天气下尽量多待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频繁外出。外出时无论阴天和晴天最好使用黑色遮阳伞遮光,因为黑色能吸收各种波长的紫外线,以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2014-11-20 16: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