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新生儿脐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脐炎( omphalitis )是因新生儿出生时断脐消毒不严或生后脐部护理不当,脐残端细菌污染引起的脐部感染。该病严重侵害着患儿的身体健康,因此还需提早预防。为了方便大家对于新生儿脐炎的预防措施有所了解,下面就为大家做下详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预防新生儿脐炎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把好产房无菌操作关

      新生儿出生后断脐是处理脐带的第一环节,所以我们要做到:

      (1)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处理脐带前先用无菌纱布擦清脐周围的羊水、血迹,用75%酒精消毒断脐部位;

      (2)处理脐带的用物(剪刀、脐门芯、脐带卷、棉花等),另外用一布包裹后再和产包打在一起,随产包一起高压消毒,待新生儿出生后再打开此包,这样就缩短了暴露时间,减少了器械敷料被污染的机会;

      (3)由原来的粗线结扎改用脐门芯断脐,严格控制残端的长短,不超过1cm,以利于残端干燥脱落,缩短脱落时间。

      2.把好母婴同室管理关

      (1)加强脐带护理。新生儿入母婴同室后,每天上午给予沐浴1次,沐浴时要注意保护脐部不被脏水污染,沐浴后要进行脐部护理,用75%酒精消毒脐带残端和周围,用脐带卷包扎好;

      (2)严把消毒隔离关。助产士在接触新生儿前必须先洗手(洗手方法:先用肥皂水冲洗,再用1:200“84”消毒液浸泡5min,再用流水冲净)。洗澡间每日通风2次,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min,每日用1:200“84”消毒液擦洗操作台、水池、地面2次,每月细菌培养1次。

      在整个沐浴和脐带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一婴一用水一消毒一洗手,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同时母婴同室也要控制陪护率,每日通风2次,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次;

      (3)巡视病房,加强基础护理。责任助产士要随时巡视病房。新生儿大小便后要及时更换尿布,且使用尿布方法得当,尿布不要遮盖脐部,导致新生儿脐炎的发生。同时要随时观察脐部及脐围有无红、肿、渗出,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对脐周围红肿或创面有少许渗出物者,应尽量使其暴露,避免不必要的磨擦。用2%碘酒消毒创面(避免接触新生儿皮肤),75%酒精消毒脐周。如有脓性分泌物应做好细菌培养,并遵医嘱用抗生素,护理同上。

      3.做好宣教工作,加强产妇及其家属的配合关

      实行母婴同室后,母亲和婴儿一天24h在一起,接触时间最长。所以护士不仅要教会产妇母乳喂养的知识和事项,还要教会她们如何正确给婴儿换尿布和及时更换尿布的意义,使她们能够正确使用,很好配合,以预防和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

      4.做好出院指导

      新生儿出生后,如果脐带护理得当,一般1周左右即可脱落干净,因个体差异或残端留得过长,在出院时未脱落者,应做好出院指导,并准备好75%酒精和消毒棉签交给产妇,教会她们消毒方法。嘱她们一旦在家中发现有渗出物和脓性分泌物,应立即来院就诊,以得到及时治疗。

    2014-11-20 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