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英文:infective endocarditi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常累及心脏瓣膜,也可累及室间隔缺损处、心内壁内膜或未闭动脉导管、动静脉瘘等处。心内膜炎可由细菌、霉菌、立克次氏体及病毒致病。临床主要可见三大类症状,即全身感染症状、心脏症状、栓塞及血管症状。还以发热为最多见、最重要的全身症状。
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但感染可发生在室间隔缺损部位、腱索和心壁内膜。而动静脉瘘、动脉瘘(如动脉导管未闭)或主动脉狭窄处的感染虽属于动脉内膜炎,但临床与病理均类似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通常伴有发烧,且发烧周期一般较长,因此做过瓣膜手术或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另外,患者也会出现贫血、小血管栓塞、心力衰竭等,当出现这些不适症状时须尽早治疗。
2014-11-20 1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