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期前收缩大量出现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其预后决定于产生室早的基本原因心脏病变的程度,全身情况及室早出现的频率和性质,这些因素的不同,室早的预后差别较大,从仅有轻微心悸症状,到发生猝死大多数功能性室,早无基础心脏病,也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预后良好,业已证明室早是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和冠心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器质性室早最重要的是,增大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因此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出现的室早应积极控制。
1.无器质性心脏病、无明显症状者不必用药应向患者解释清楚。
2.无器质性心脏病有症状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可先用镇静剂,无效时可选用美西律(慢心律)、普罗帕酮;心率偏快血压偏高者可用β受体阻滞药。
3.有器质性心脏病伴轻度心功能不全者
原则上只处理基础心脏病不必用针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药物如室性期前收缩引起明显症状者则参考用药
4.有器质性心脏病并有较重的心功能不全
尤其是成对或成串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宜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美西律(慢心律),其次才选用普罗帕酮,莫雷西嗪(乙吗噻嗪)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以上药物无效时可短期慎用丙吡胺或阿普林定紧急情况下可静脉给药,必要时联合用药。
5.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宜静脉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无效者用普鲁卡因胺等急性心肌梗死后期及陈旧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用药宜首选β受体阻滞药和胺碘酮
6.室性期前收缩伴发于心力衰竭低血钾、洋地黄中毒、感染肺心病等情况时,应先治疗上述病因
7.曾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作史或在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间歇期时的室性期前收缩(大多为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应选用曾对室性心动过速有效的药物来治疗室性期前收缩
无论何种期前收缩,有特定病因者在去除病因后期前收缩即可消失不宜盲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对较顽固的期前收缩,治疗时不宜以期前收缩完全消失为终点只要控制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预后好转就可以。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对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患者主张选用Ⅱ类的β受体阻滞药和Ⅲ类的胺碘酮、索他洛尔尽量避免使用Ⅰ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等)和ⅠC类(恩卡尼氟卡尼甚至普罗帕酮)等药物。
2014-11-20 10: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