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症状表现

      室性期前收缩的Lown分级法,这是急性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复杂程度,分级最常用的参考系统有人把Lown1~2级定为,简单型室性期前收缩3级,或3级以上定为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通常认为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Lown3级以上),比简单型室性期前收缩(Lown1~2级)更具有重要性。以往特别强调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先兆”,为“警报性心律失常”因为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是发生在复极不完全心室处于易反复激动的易损期。经过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者有50%发作前无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而有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者,也不一定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症状表现和病理性特征常常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心脏类疾病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文所示:

      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心脏“停跳”感,也有无症状者。期前收缩次数过多时自觉“心跳很乱”,可有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昏、乏力摸脉有间歇。这是由于期前收缩后的心搏增强和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所引起心悸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使儿茶酚胺增加使室性期前收缩更为频繁。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通常很少影响每分钟心排血量,实验表明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5次/min)患者当室性期前收缩在20次/min以下时每分钟心排血量减少10%~15%;当出现二联律,三联律时,每分钟心排血量可减少15%~25%当发生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时,心排血量就会受到明显影响症状,就会更明显如室性期前收缩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则往往可使心脏病的症状,加重或诱发发作并发症:如出现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可引起头晕、乏力甚至诱发心绞痛发生。

      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者,能确实证明由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促发室性心动过速者,占11%促发心室颤动者仅占6%。所以认为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对于,原发性心室颤动的预测既不敏感,也缺乏特异性,不宜将其作为指导心肌梗死病人,抗心律失常的独立指标,也不宜强行将其列为高危险性的独立指标。但是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仍是有影响的还是应该提高警惕。

    2014-11-20 10:47:58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