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囊肿其发病原因涉及生理及病理两方面。囊状卵泡和卵泡囊肿的发生为,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紊乱和卵巢白膜增厚,卵泡破裂受阻。专家提示:一旦患有卵泡囊肿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诊断。
一、检查
1、肉眼形态卵巢表面光滑或囊肿处隆起:单发,偶可多发。位于皮质内或其下方。囊肿直径很少超过4cm,罕有达7~8cm。囊壁薄,腔面光滑,灰白色或暗紫色,囊液水样或呈血性。
2、辅助检查:激素水平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查。
3、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形态:囊壁由数层颗粒细胞和其外围的卵泡膜细胞组成,两者均可轻度黄素化,颗粒细胞可形成call-Exner小体。随着囊液增多,囊壁受压细胞逐渐退化,最终仅剩下一层扁平的颗粒细胞和玻璃样变的卵泡膜细胞,组织学上常诊断为单纯性囊肿。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及以上检查可以做出诊断,胎儿,新生儿囊状卵泡和卵泡囊肿的标准,前者定为卵泡直径0.5~1cm,后者大于1cm。
三、鉴别诊断
1、囊性颗粒细胞瘤囊性颗粒细胞瘤由单一的颗粒细胞组成,细胞呈增生状态,核分裂象易见,与本症细胞呈退变性改变明显不同。
2、囊性妊娠黄体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显著黄素化,边缘保存黄色花环状结构,且由妊娠引起,与卵泡囊肿黄素化不同。
卵泡囊肿的三种类型:
1、功能性囊肿:也称生理性囊肿,是常见的囊肿。发生在排卵周期的育龄妇女,当液体聚集在滤泡内或黄体内,就形成滤泡囊肿或黄体囊肿(黄素囊肿)。主要特征:(1)单纯囊性,(2)一般不超过5cm,(3)多数并有月经异常,(4)通常三个月内自行消失,不需要药物治疗。
2、上皮性囊肿:上皮性囊肿是卵巢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有浆液性上及黏液性之分。当囊肿的上皮细胞变化成类似宫颈管上皮,就可以分泌粘液,即粘液性囊肿;当变化成类似输卵管上皮,就可以分泌浆液,即浆液性囊肿。主要特征:(1)多数无症状,(2)随访过程中囊肿逐渐长大,不会消失的,(3)单房或者多房(囊肿内部分隔),(4)属于良性肿瘤,需要手术治疗。
3、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生长在卵巢上,形成咖啡色像巧克力状的液体,因此得名“巧克力囊肿”。主要特征(1)典型症状为痛经,不孕,(2)年轻,(3)囊肿变化多端,随着时间增大,(4)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部分双侧,盆底结节。(5)B超常用术语:囊性内见细密光点,分隔,混合性(囊实性),(6)CA125升高,(6)CT/MR检查有助诊断。(7)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年龄、生育、症状等多种因素决定。(8)需要开刀处理。
2014-11-18 18: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