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裂伤的统称,因为从脑损伤的病理看,挫伤和裂伤常是同样并存的,区别只在于何者为重或何者为轻的问题。通常脑表面的挫裂伤多在暴力打击的部位和对冲的部位,尤其是后者,总是较为严重并常以额、颞前端和底部为多,这是由于脑组织在颅腔内的滑动及碰撞所引起的。因此,尽早治疗是关键。而治疗脑挫裂伤的方法有两种方式,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伤后72h以内每1~2小时1次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改变。重症病人应送到ICU观察,监测包括颅内压在内的各项指标。对颅内压增高,生命体征改变者及时复查CT,排除颅内继发性改变。轻症病人通过急性期观察后,治疗与脑震荡相同。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昏迷时间长,合并颌面骨折,胸部外伤、呼吸不畅者,应早行气管切开,必要时行辅助呼吸,防治缺氧。
3、对症处理高热、躁动、癫痫发作,尿潴留等,防治肺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等。
4、防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
①卧床:如无明显休克,头部应抬高15~30°,以利静脉回流及减轻头部水肿。
②严格控制出入量:通常给予每天1500~2000ml,以等渗葡萄糖盐水和半张(0.5%)盐水为主,不可过多。但在炎夏、呕吐频繁或合并尿崩症等情况时,要酌情增加入量,达到出入量基本平衡,以免过分脱水导致不良后果。另外,每天入量应在24h内均匀输入,切忌短时快速输入。
③脱水利尿治疗:目前最常用药物有渗透性脱水药和利尿药两类。
5、改善微循环:严重脑挫裂伤后,病人微循环有明显变化,表现血液黏度增加,红细胞血小板易聚积,因此引起微循环淤滞、微血栓形成,导致脑缺血缺氧,加重脑损害程度。可采取血液稀释疗法,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
6、外伤性SAH病人:伤后数天内脑膜刺激症状明显者,可反复腰椎穿刺,将有助于改善脑脊液循环,促进脑脊液吸收,减轻症状,另可应用尼莫地平,防治脑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程度,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7、对症治疗:包括控制癫痫发作,制止躁动,可应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丙戊酸钠、安定等口服或注射。极度躁动时,可适当采用冬眠药物,有精神症状可用百忧解、奋乃静、喜尔登或三氟拉嗪等。整个治疗中,尚须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预防和治疗感染。
二、手术治疗
原发性脑挫裂伤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当有继发性损害引起颅内高压甚至脑疝形成时,则有手术必要。对伴有颅内血肿30ml以上、CT示占位效应明显、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时或颅内压监护压力超过4.0kPa(30mmHg)或顺应性较差时,应及时施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对脑挫裂伤严重,因挫裂组织及脑水肿而致进行性颅内压增高,降低颅压处理无效,颅内压达到5.33kPa(40mmHg)时,应开颅清除糜烂组织,行内、外减压术,放置脑基底池或脑室引流;脑挫裂伤后期并发脑积水时,应先行脑室引流待查明积水原因后再给予相应处理。
2014-11-17 19: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