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寒湿困脾的饮食保健常识

      寒湿困脾证和湿热蕴脾证,皆是湿邪为患,常因体质强弱、阳气盛衰而有寒湿、湿热的不同。若素体阳盛,感受湿邪易从热化而为湿热;若素体阳虚,感受湿邪则易从寒化而成寒湿证。然而,患者除了要去正规医院治疗之外,还需在饮食上多加注意。

      寒湿困脾的饮食:

      多吃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祛湿的药物最常用的是香薷。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此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忌食生冷食物。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但阳气开始收敛,阴气慢慢增长,吃阴寒食物易损伤脾阳,应避免进寒凉瓜果。

      立秋之际属四时中的长夏,应以淡补为主。所谓“淡补”,是指补而不腻,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另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除鸭肉外,兔肉、甲鱼、海参等凉性食物都适宜在立秋后食用,以达到滋阴养肺、润燥止干、清心安神的效果。

      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中医养生还提倡立秋后每天早晨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寒湿困脾的食疗:

      1、生姜粥:粳米50克、生姜5片捣烂同煮,粥将熟时放入葱,宜温服。

      2、仙术汤:将苍术500克、茴香60克、炙甘草60克、干红枣500克(去核焙干),共研细末,加面粉500克、盐120克共拌匀炒热,晨起开水冲服50克,每日一次。

      3、茯苓粉粥:白米30克,先煮沸后放入去核红枣7个,粥煮好后再加茯苓粉30 克,搅匀熟透加糖少许。

      寒湿困脾的日常保健:

      1、体质肥胖之人多湿,在夏秋之交,尤须注意勿伤湿冒雨露,涉江河,勿贪凉饮冷,以免湿邪外入或内生。

      2、霍乱吐泻时宜暂禁食,吐泻已止,亦应逐渐恢复饮食,先以流法或半流汁饮食为宜。

      3、暴泻者易伤胃气,可予淡盐汤、米汤等以养胃气。

      4、臌胀病人忌食煎炸、辛辣、坚硬的食物,以半流质和无渣而富于营养之食物为宜;此外还应记录小便的次数、颜色及数量,定期测定体重及腹围,以了解病情的变化,避免情志抑郁或暴怒,戒除烟酒。

      5、当臌胀患者,腹围腹水增加时,应当进无盐或低盐饮食。

      专家提示:一般情况下,体态肥胖的人比较容易患寒湿困脾,但是不管是瘦人还是胖人,都应该注意在平时的时候少吃生冷的食物,也不能很长时间呆在冷水里面游泳或者进行其他活动,要提早预防寒湿困脾,不能等患病了再去治疗,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

    2014-11-17 18:57:25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