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脱垂。中医称本病为“阴挺”。以下内容是中医治疗阴挺的方法。
阴挺的辨证论治:
一、气虚型
【证见】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自觉小腹下坠,有物从阴中脱出,劳则加剧。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尿频,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治法】补气升提。
【方药】
主方补中益气汤(李呆《脾胃论》)加味
处方:北黄芪50克,白术15克,陈皮6克,升麻15克,柴胡6克,党参30克,炙甘草9克,当归15克,续断15克,金樱子30克(或用金樱子根),枳壳15克,水煎服。
1、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日3次。
2、单方验方
(1)升陷汤(龚其恕《浙江中医杂志》1985.4)
处方:柴胡15克,升麻15克,黄芪60克,桔梗10克,知母15克,党参60克(重者用红参15克,另炖后兑人)。水煎早晚2次分服,每日1剂。
(2)老南瓜蒂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老南瓜蒂6个。将瓜蒂对剖开,煎取浓汁顿服。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
(3)托垂方(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升麻4克(研末),**1只。在**顶端钻一个黄豆粒大小的圆孔,把药末放入**内,搅匀;取白纸一小块,蘸水将蛋孔盖严。然后将蛋放蒸笼内蒸熟,去壳内服。每天1次,10日为1个疗程;间隔2日,再服第2个疗程。
二、肾虚型
【证见】阴中有物脱出。腰酸膝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
【治法】补肾固脱,佐以益气。
【方药】
主方大补元煎(朱丹溪《丹溪心法》)加减
处方:党参30克,山茱萸15克,杜仲15克,枸杞子15克,熟地黄20克,当归15克,炙甘草9克,山药30克,北黄芪30克,白术15克,金樱子30克,菟丝子20克。水煎服。
说明:上述二型均可因子宫常脱出阴道口外,摩擦损伤,局部出现红肿溃烂,黄水淋漓,带下色黄量多,或如脓有臭气,此时**先清利湿热,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也可用此汤外洗,再喷撒喉风散合珍珠层粉,以清热解毒生肌。局部症状改善后,按各型施治,或行手术治疗。
阴挺的针灸治疗:
一、气虚者:取督脉、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补法并灸。取穴:百会、气海、维道、足三里、三阴交。
二、肾虚者:宜调补肾气,固摄胞宫,取任脉,足少阴肾经穴为主。取穴:关元、子宫、照海。
2014-11-15 17: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