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心肌缺血在日常饮食中的食物选择

      心肌缺血患者要注意饮食的问题非常简单,就是要做到饮食低脂肪高纤维。情绪上要注意不要过于激动,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心肌缺血病人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选择具有降低血脂、血压和胆固醇作用的食物。

      (1) 燕麦:含蛋白质15%、脂肪9%,且富含亚油酸、燕麦胶和可溶性纤维,常食可降低胆固醇,可使过高血糖下降。

      (2)紫一辅酶Q10:紫一辅酶Q10是一种分子极小的脂溶性非蛋白质维生素,它不易被高温破坏,有抗自由基,和40倍维他命E的抗氧化功能,能轻易渗透细胞半透膜,增加细胞氧浓度,特别是在心肌细胞中,因此对心脏相关疾病有显著效果,病可延长心肌寿命。它能促进心肌呼吸作用,保护心脏免受自由基和过氧化物质损害;同时帮助心肌细胞产生能量及降低血脂,降低心律不整、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的几率。具有保护心脏,降三高,调节免疫功能,抗疲劳抗氧化的功能。

      (3) 玉米:玉米具有抗血管硬化的作用,脂肪中亚油酸含量高达60%以上,还有卵磷脂和维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防止脑细胞衰退的作用,有助于血管舒张,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4) 大豆和花生:大豆及豆制品含有皂草碱的纤维素,具有减少体内胆固醇的作用。花生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可防止冠脉硬化。

      (5) 生姜:生姜中主要含有姜油,姜油中的有效成份是油树脂和胆酸螯合物,能够阻止胆固醇的吸收,并增加胆固醇的排泄。生姜中的姜醇、姜烯、姜油萜、姜酚等,可促进血液循环。

      (6) 荞麦:荞麦中含有芦丁、叶绿素、苦味素、荞麦碱以及黄酮物质。芦丁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黄酮类物质可以加强和调节心肌功能,增加冠脉的血流量,防止心律失常等作用。

      (7) 甘薯:甘薯含 从基因上来说,心绞痛是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个类型,可分为劳力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等。

      (8) 洋葱:洋葱含有刺激溶纤维蛋白活性成份,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的阻力,能够对抗体内几茶酚胺等升压物质以及促进钠盐排泄等作用。实验证明,心肌缺血患者每日可食用100克洋葱,其降低血脂作用较好。

      (9) 大蒜:大蒜中含有大蒜精油,精油中含有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对血脂过高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大蒜还具解毒功能,每日食用大有好处,除消炎解毒外,还有预防癌症的功能。

      求医网温馨提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诊查。

      【参考资料:《心肌病临床诊治》《心肌缺血患者饮食与养生》】

    2014-11-14 16: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