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是一种由于脂肪含量过多对机体造成影响的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自量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不断该病,肥胖症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并且有加速提高的患病趋势,已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现代疾病之一,提高重视,尽早诊断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肥胖症根据体征及体重即可诊断。首先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高查出标准体重(见人体标准体重表),或以下列公式计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如果患者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即可诊断为肥胖症,但必须排除由于肌肉发达或水分潴留的因素。
临床上除根据体征及体重外,可采用下列方法诊断肥胖症:
1、皮肤皱摺卡钳测量皮下脂肪厚度 人体脂肪的总量的1/2~2/3贮于皮下,所以测量其皮下脂肪厚度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测量简便、可重复。常用测量部位为三角肌外皮脂厚度及肩胛角下。成人两处相加,男性≥4cm,女性≥5cm即可诊断为肥胖。如能多处测量则更可靠。
2、X线片估计皮下脂肪厚度。
3、根据身高、体重按体重质量指数(体重/身高2(kg)/(m2))计算>24为肥胖症。
肥胖症的鉴别诊断:
肥胖症确定后可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资料等,鉴别属单纯性抑继发性肥胖症。如有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紫纹、闭经等伴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偏高者,则应考虑为皮质醇增多症,宜进行小剂量(2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以鉴别。代谢率偏低者宜进一步检查T3、T4及TSH等甲状腺功能试验,以明确有否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有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或伴有下丘脑综合征者宜进行垂体及靶腺内分泌试验、检查蝶鞍、视野、视力等,必要时须作头颅CT检查等,蝶鞍扩大者应考虑垂体瘤并除外空蝶鞍综合征。闭经、不育有男性化者应除外多囊卵巢。无明显内分泌紊乱,午后脚肿、早晨减轻者应除外水、钠潴留性肥胖症,立卧位水试验颇有帮助。
此外,常须注意有否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痛风、胆石症等伴随病。至于其他类型少见的肥胖症,可结合其临床特点分析判断。
温馨提示:肥胖症一旦发生,治疗比较困难,故应重在于预防,采用三级预防制。即:普遍性预防: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提倡适当体力活动以及减少吸烟和饮酒等,改变生活方式。选择性预防:目的在于对肥胖高危人群进行教育,以便使他们能了解高危因素。针对性预防:主要在已经超重或具有肥胖生物学指标但尚不属于肥胖的个体中进行。
【参考文献:《妇科内分泌诊治指南解读》《肥胖200个怎么办》】
2014-11-03 16: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