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骨疲劳性骨折的多数患者的第一跖骨发育短小,第二跖骨相对较长,另外临床查体发现第一、二跖骨间骨结构松动。这样使足的负重点由第一跖骨头转移到第二跖骨头,但是,第二跖骨干第一跖骨干纤细,所以,容易发生疲劳性骨折。
一、发病机制
足的5个跖骨中,第1跖骨最粗大,发生骨折的机会较少,2-4跖骨发生骨折机会最大。第5跖骨基底由于是松质骨,常因腓骨短肌猛烈收缩而发生骨折。在大多数情况下,跖骨骨折为直接暴力引起,如重物打击、车轮碾压等。少数情况下,由长期慢性损伤(如长跑、行军)致第2或第3跖骨干发生疲劳骨折,跖骨骨折可发生在跖骨基底部,跖骨干和跖骨颈部,跖骨基底骨折后,远折端常向下、后移位,可压迫或损伤足底动脉弓,若足背动脉也有损伤或代偿不完全时,可发生前足坏死。
跖骨疲劳性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7%,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痛、压痛、疲劳无力感及使继续行军受限等症状,特别是第1,第2跖骨头。而第2,第3,第4跖骨头由于其干骺端较薄弱,容易造成骨折。危险因素包括弓形足,穿减振质量差的鞋和骨质疏松。
二、诱发因素
1、慢性损伤、长期集中的应力是造成疲劳性骨折的条件;
2、跖骨发育差异,多数患者的第一跖骨发育短小,第二跖骨相对较长;
3、跖骨间骨结构松动,临床查体发现第一、二跖骨间骨结构松动,这样使足的负重点由第一跖骨头转移到第二跖骨头,但是,第二跖骨干第一跖骨干纤细,所以,容易发生疲劳性骨折。
跖骨疲劳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停止跑步,穿富有弹性的鞋子,骨折愈合后仍须在草地或其他柔软的地面进行跑步。很少需要石膏固定,因为它可能会引起肌肉萎缩和活动障碍,如果要用,一般也只用1~2周,骨折愈合通常需要3~12周,老年患者或身体虚弱的则需更长时间。复发性疲劳性骨折的妇女可能存在骨质疏松,须对骨质疏松进行评估。
2014-10-09 11: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