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静脉系统内由液体转化为固体,不但阻塞回流,而且引起静脉壁的炎性改变,称为静脉血栓形成或者血栓性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于下肢,可后迪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严重损害患者健康。所以,早期对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疾病的预防尤为重要。

      1、一定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患肢膝关节稍屈曲,小腿高于心脏平面20厘米。10—15日后开始下床活动,但应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紫以保护下肢静脉。

      2、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重在预防。预防措施,包括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手术操作应轻巧,避免损伤静脉,手术中用脉冲电极刺激小腿肌肉增加收缩促进静脉回流,术后鼓励患者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尽早下床及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等,有助于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状不一,轻者仅有下地活动后轻度肿胀,晨起可消失。病情发展缓慢,着弹力袜可常年维持。重者会出现下地活动患肢胀痛肿胀不适,晚期出现足靴区皮肤脱屑、痞痒、皮下组织硬结、色素沉着、湿疹和溃疡形成。患者十分痛苦,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及劳动。

      3、机械预防方法:旨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用电刺激仪刺激腓肠肌,以循环驱动器或节律性正压或负压驱动仪均能有效地促进肢体循环,术后鼓励病人及早做踝关节和股四头肌活动,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早下床活动则同样显得重要,术后穿用有压力差的医用弹力袜,如小腿4.0kPa(30mmHg),大腿2.67kPa(20mmHg)压力者亦起到循环驱动作用。

      4、药物预防法:首先是小剂量皮下肝素疗法,综合资料说明,皮下肝素疗法使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由25%降至7%;大型肺栓塞的发病率由6%降为0.6%,小剂量肝素之所以发挥预防作用的机制并未完全了解,经皮下途径减缓了药物的吸收,使机体较持续地保持了一定的肝素浓度可能为主要原因。

      使用方法一般是在术前2h皮下注射50mg,以后每12小时 1次,每次50mg,抗血小板疗法主要包括肠溶**和双嘧达莫,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作用在于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可酌情每天静脉滴注500~1000ml。

    2014-10-08 1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