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菌血症的预防护理方法

      菌血症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或有发热,菌血症多是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无中毒症状,但血液中可查到细菌。主要发生在炎症的早期阶段,肝脾和骨髓的巨噬细胞可组成防线,以清除细菌。

      一、预防

      一切明显的或隐匿的化脓性病灶如能及早予以清除,菌血症的发生就可以减少。

      小儿时常见的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每易继发较重的呼吸道细菌感染,从而发生菌血症。对这类病儿,必须加强保护。

      对不论多么细小的皮肤创伤必须予以重视,早作适当处理。环境卫生、个人卫生、营养状况及小儿保健工作的不断改善,菌血症的发病率必然会随着下降。

      一般来说,导尿管或者是体表的手术造口容易导致发生菌血症。出现菌血症的患者往往发生急性的多个器官的转移性感染,并出现各种急性感染症状。一旦怀疑,应立即采血检验,一旦确诊应立即针对感染菌治疗,争分夺秒。

      感染的口腔组织的外科手术或常规的牙科操作,感染的下尿路插管,脓肿切开和引流和内置器的细菌生长,特别是静脉注射和心内导管、导尿管和造口术内置器及导管 均可引起短暂的菌血症。典型的革兰氏阴性菌血症是间歇性和机会性的,虽然这种菌血症可能不影响健康人,但对免疫受损并伴有重病的患者、化疗后的病人以及严 重营养不良者,则可产生严重后果。

      感染的初发部位通常在肺部、泌尿生殖道、胃肠道或软组织,包括患有褥疮溃疡的皮肤。也可发生于危险人群,特别是有心脏瓣膜病、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血管内假体病人的牙科手术后。

      二、护理

      菌血症的情况是比较危急的,一旦发现的话是需要积极的做好救治的,同时在饮食上注意多摄入一些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注意多喝水,以促进毒素的代谢。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吃霉变的食物,避免吃膨化食品、油炸等营养不足的食品。

      温馨提示:较为严重的菌血症的预后取决于两个决定因素:首先取决于迅速而彻底的查明感染源;第二是取决于原有的疾病及其伴随的功能障碍等情况。创伤性内置物,特别是静脉内和尿路内插管应迅速清除。

    2014-10-08 17:17:09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