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菌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菌血症多是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无中毒症状,但血液中可查到细菌。主要发生在炎症的早期阶段,肝脾和骨髓的巨噬细胞可组成防线,以清除细菌。是指外界的细菌经由体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进入血液系统后,在人体血液内繁殖并随血流在全身播散,后果是很严重的。

      一般来说,导尿管或者是体表的手术造口容易导致发生菌血症。出现菌血症的患者往往发生急性的多个器官的转移性感染,并出现各种急性感染症状。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1、骤起高热,可到40-41度,或低温,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

      2、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可有意识障碍;

      3、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

      4、肝脾可肿大,重者可黄疸,皮下出血斑等。

      除非患者处于患有持续性或高水平菌血症的危险性,典型的短暂而低水平的菌血症是无症状的。典型的表现为全身性感染的体征,包括呼吸急促,寒战,体温上升和胃肠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在疾病初期,若不测量血压则往往不会发现低血压。有的患者低血压出现较晚。

      有些特征有助于鉴别病因和致病的细菌,横膈以上的感染多数由革兰氏阳性菌所致,而腹部感染包括胆道和尿路感染多数由革兰氏阴性菌所致,但除实验诊断可鉴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菌血症和脓毒性休克外,还没有其他可靠的鉴别方法。

      几乎任何部位都可发生转移性脓肿,并且在广泛时还可产生受累脏器感染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葡萄球菌菌血症时,多发性脓肿形成常见。有25%~40%的持续性菌血症患者可发生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性而出现脓毒性休克。

      温馨提示:一切明显的或隐匿的化脓性病灶如能及早予以清除,菌血症的发生就可以减少。小儿时常见的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继发较重的呼吸道细菌感染,从而发生菌血症。对这类病儿,必须加强保护。对不论多么细小的皮肤创伤必须予以重视,早作适当处理。环境卫生、个人卫生、营养状况及小儿保健工作的不断改善,菌血症的发病率必然会随着下降。

    2014-10-08 17:16:31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