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囊性癌患者常出现神经症状,如疼痛、面瘫、舌麻木或舌下神经麻痹。腭部肿瘤可沿腭大神经扩散到颅底,因此,手术时应将翼腭管连同肿瘤一并切除。颌下腺肿瘤可沿舌神经扩散,手术中也应追踪性切除舌神经。因此,腺样囊性癌患者治疗前的诊断很重要。
一、检查
1、X线检查:涎腺造影X线片早期无特殊发现。晚期可见泪腺凹扩大及溶骨性骨破坏。
2、超声检查:B超显示泪腺区占位病变,形状为扁平形或梭形(肿物形状对诊断泪腺恶性肿瘤非常重要),边界清楚,内回声不均,声衰减中等,肿瘤后界不规则。A超显示病变内反射高低不规则,衰减明显。Doppler扫描可显示肿瘤内供血丰富。
3、CT扫描:腺样囊性癌的CT所见有较特殊的征象。多表现为眶外上方高密度占位病变,形状为扁平形、梭形或不规则形(有时类似外直肌增厚)。病变沿眶外壁向眶尖生长,具有明显的增强现象。早期可无骨破坏。此种增长方式比较独特,约占病例的80%以上。部分病变经眶上裂蔓延至颅内。
晚期病变浸润骨质引起骨破坏。有学者认为,早期骨破坏较少见是因为此癌常发生于年轻人,年轻患者的眶骨比起成年人来更易引起局部扩张而非骨破坏。少部分病例肿瘤内可有钙化,这也是泪腺恶性肿瘤的特征。
二、鉴别诊断
1、泪腺炎性假瘤:有时和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表类似,如眼睑肿、眶外上方肿块,疼痛,甚至CT显示病变的形状偶可呈扁平形。但炎性假瘤的眼睑常有红肿,且反复发作,并对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另外泪腺的炎性假瘤B超多显示病变内回声缺乏,因此病变内回声不均匀或呈块状。
2、其他泪腺上皮性肿瘤:因CT图像上较特征的形状易于区别。
3、泪腺淋巴瘤:老年人易患泪腺淋巴瘤,病史也较长,无明显疼痛,有时CT和MRI与泪腺恶性肿瘤类似,但超声常显示病变为低回声或低反射。
4、与基底细胞癌相鉴别:基底细胞腺瘤好发于大涎腺中的腮腺,小涎腺以上唇最多见。多见于男性患者,小于40岁者少见,以50~60岁发病最多。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无自觉症状,往往以无痛性肿块就诊。肿瘤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软。涎腺造影X线表现为良性肿瘤的占位性病变。
2014-10-08 17: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