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大多数发生于婴幼儿,偶见于成人。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第II 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此种菌可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2表皮松解毒素,即表皮剥脱毒素,造成皮肤损伤。其由肾脏排出,因婴儿对该毒素排泄缓慢,引起血清中该毒素升高而发病。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症状有以下几种特点。
【临床表现】
开始损害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往往先由面部,特别是口周或颈部开始,局部皮肤潮红,迅速向周围扩展,在两、三天内全身皮肤都可发红,在红斑基底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并能互相融合成更大水疱。触痛明显,疱壁薄、松弛易破,尼氏征阳性,表皮极易剥脱,露出鲜红色湿润面,颇似烫伤样。
而疱液为浆液性,也可混浊似脓疱病,疱液细菌培养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面部受累可见浅黄色痂、口周可见放射状皲裂,头部很少受侵犯。口腔、鼻腔粘膜、眼结膜均可受累,出现炎、鼻炎和角膜溃疡等。病人常伴有发热、腹泻等全身症状。有的因继发支气管肺炎、败血症、脓肿或坏疽等而死亡,多发于婴幼儿,经过急剧,死亡率较高。
由于细菌毒力和机体抵抗力的不同,临床表现有不同类型,共分三型:全身型、顿挫型和局限型。以全身型表现者最多见。
1、全身型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发热,烦躁,纳差,皮肤触痛,红斑。鲜红斑多始于面部, 特别是口周, 迅速漫延至眼周、躯干及四肢。发疹1~ 2 d 内口周及眼睑四周渗出结痂, 可有大片痂片脱落, 在口周留有放射状皲裂,此种现象具有特殊性诊断意义。
发疹后0~ 3 d 后,皮疹表皮浅层起皱, 迅速发展为水疱、松弛性大疱及糜烂, 尼氏征阳性,状似烫伤。多初始于曲侧,随后波及全身表皮。2~ 7 d 后表皮开始脱落, 出现潮湿,发红的裸露面。除皮疹外, 另有学者注意到此型有眼结膜充血,无分泌物、无明显内脏损害。
2、顿挫型表现为发热,猩红热样皮损,皮肤触痛。皮损停止在红斑阶段,不再发展到表皮剥脱。本组仅有2 例为此型。
3、局限型表现为大疱性脓疱疮,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于上损处,原发损害是小水疱, 迅速成为大疱,直径可达2~ 5 cm,大疱能很快破裂,留下鲜红色基底。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多数患者除有唇炎,口腔炎及结膜炎外,无其他明显黏膜损害,一般有发热、厌食、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但其合并症可有败血病、蜂窝组织炎、肺炎等。故有潜在的生命危险,因此目前主张尽早使用足量抗生素,文献强调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或双氯西林等,也可选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2014-09-28 17: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