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骨折患者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可出新典型畸形姿势,即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检查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障碍,X线拍片可见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掌侧移位,因此表现出典型的畸形体征,可通知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其病因除了由外伤引起外还有多种因素。
桡骨骨折的病因:
1、外伤引起:本病由直接外力引起的骨折很少见,常见的是肘关节伸直位摔倒,手掌着地,外力使桡骨头在外翻位与肱骨小头撞击而产生骨折,常合并肱骨小头损伤与内侧副韧带损伤,多见于成年人且容易漏诊,若不能得到早期治疗,有些患者前臂旋转功能受到限制,不得不将桡骨小头切除,根据骨折形态,分以下类型。
2、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1814年由A.Colles详加描述。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面或合并尺骨茎突撕脱骨折及下尺桡关节脱位。
3、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由R.W.Smith在1874年首次描述。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称反柯利氏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
4、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脱位者。由J.R.Barton1838年首次描述.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骨折,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骨折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桡骨骨折的发病机制:
1、裂纹型骨折:为线状骨折无移位,骨折线多从外下斜向后上达关节面,环状韧带无损伤,对骨折起到稳定作用,故不易再移位。
2、粉碎骨折:无移位者仍保持桡骨头的外形,仍有完整的关节面,环状韧带完整,有移位者,环状韧带多有损伤。桡骨小头骨折
3、塌陷骨折:桡骨头关节面被压而塌陷。
2014-09-28 17: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