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气肿的症状轻重不一,主要与纵隔气肿发生的速度,纵隔积气量的多少,是否合并张力性气胸等因素有关,少量积气患者可完全无症状。然而纵隔气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疾病的诊断,只有进行详细的诊断才能针对病情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检查
胸部X线检查对明确纵隔气肿的诊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于后前位胸片上可见纵隔胸膜向两侧移位,形成与纵隔轮廓平行的高密度线状阴影,其内侧与纵隔轮廓间为含气体的透亮影,通常在上纵隔和纵隔左缘较明显,上述征象应与正常存在的纵隔旁狭窄的透亮带(Mach带)相区别,其鉴别要点在于Mach带的外侧并无高密度的纵隔胸膜影。
此外,部分患者尚可在胸主动脉旁或肺动脉旁发现含气透亮带,婴儿当纵隔内气体量较多时可显示胸腺轮廓,纵隔气肿在侧位胸片上表现为胸骨后有一增宽的透亮度增高区域,将纵隔胸膜推移向后呈线条状阴影,心脏及升主动脉前缘与胸骨间距离增大,X线检查尚可清晰地显示同时存在的气胸以及下颈部和胸部皮下气肿。
胸部CT检查:胸部CT因不受器官重叠的影响,对纵隔气肿显示较清楚,尤其是当纵隔内积气量较少,后前位胸片易于识别。
二、鉴别诊断
根据有诱发纵隔气肿的有关疾病史,有呼吸困难和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应考虑纵隔气肿的可能性;若尚有颈部和胸部皮下气肿,颈静脉充盈等体征,则应高度怀疑本症,并行胸部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应注意与其他可以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的疾病相鉴别。
1、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颇多,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
2、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是患者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3、紫绀又称发绀(cyanosis),是指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血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格高铁血红蛋白和硫化血红蛋白等人使皮肤和部膜呈现紫蓝色的一种临床表现。
2014-09-26 17: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