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恢复小腿的负重机能,对于严重的成角畸形与旋转畸形,必须矫正。错位的骨端一定要经复位、固定、牵引等治疗。所以治疗的前期对胫骨骨折的诊断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一、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多采用X线检查,平片见胫腓骨上有局限骨纹断裂,骨皮质不连续并有切迹者,骨密度增高和骨膜增厚硬化基本上在所有病例中都可以现,骨小梁粗乱排列不整齐,并可见模糊不完全性骨折线,严重病例可签名簿骨骼变形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对于怀疑可能有动脉损伤的病例要及时行血管彩超检查。因为多普勒超声血管检查为无创性检查手段,能在床旁进行,操作方便、快捷,并能明确各部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及方向,对肢体的血供范围及血管损伤的情况多能有大致的了解,这对于急诊手术方案的及时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必要时可行DSA 检查。但DSA检查的临床应用仍有较多的局限性, 比如:属有创性检查手段;需反复搬动患者,对于全身多发伤患者较为不便及危险费时,可能耽误救治时机。
二、鉴别诊断
结合临床及X线表现多可确诊,但疲劳性胫腓骨骨折有时需与骨样骨瘤及青枝骨折、局部骨感染、早期骨肿瘤等鉴别。
1、骨样骨瘤虽有骨皮质增厚及骨膜反应,但有较典型之瘤巢。
2、青枝骨折多发生于小孩,有确切外伤史。
3、局部骨感染以骨膜反应骨皮质增厚为主,无骨小梁断裂及骨皮质切迹征,而临床上皮温较高。
4、早期骨肿瘤以花边样或葱皮样骨膜反应为主,逐渐出现骨质破坏、瘤骨及软组织肿块等。
疲劳骨折和以上各种骨疾病虽有相同的局部骨膜反应、骨皮质增厚硬化等表现,但它仍有自身的特点,只要抓住X线特点及临床病史,即可对疲劳性骨折作出正确的诊断。
5、伴有韧带损伤者仔细检查,必要时术中同事予以探查判定之,其伴发率占5%左右(收治运动伤多的医院亦可高达10%以上)并注意有无腘动脉,腓总神经等伴发伤。
6、对断定不清者,亦可行CT扫描;个别疑伴有韧带损伤者,也可酌情选用MRI检查。
2014-09-26 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