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结肠及其系膜以上区域中的局限性积脓统称为膈下脓肿,右肝上后间隙脓肿最为多见,其原因与淋巴流向及呼吸运动影响有关,腹腔此间隙内的腹内压最低,其次为右肝下间隙及右肝上前间隙脓肿,左侧的膈下脓肿相对少见。可发生在1个或2个以上的间隙。临床有明显的全身症状,而局部症状隐匿是其特点。
膈下脓肿的症状表现:
1、全身症状
发热,初为弛张热,脓肿形成以后持续高热,也可为中等程度的持续发热,脉率增快,舌苔厚腻,逐渐出现乏力,贫血,衰弱,盗汗,厌食,消瘦,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2、局部症状
脓肿部位可有持续钝痛,疼痛常位于近中线的肋缘下或剑突下,深呼吸时加重,脓肿位于肝下靠后方可有肾区痛,有时可牵涉到肩,颈部,脓肿刺激膈肌可引起呃逆,膈下感染可通过淋巴系统引起胸膜,肺反应,出现胸腔积液,咳嗽,胸痛,脓肿穿破到胸腔发生脓胸,近年由于大量应用抗生素,局部症状多不典型,严重时出现局部皮肤凹陷性水肿,皮肤温度升高,患侧胸部下方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右膈下脓肿可使肝浊音界扩大,有10%~25%的脓腔内含有气体。
3、毒血症
膈下感染早期致病菌侵入血液会有细菌性毒血症的表现,即在原发疾病的康复过程中突然发生高烧,呈间歇性或弛张型,有时可伴有寒战、食欲减退、脉率快或弱而无力乃至血压下降。
4、疼痛
通常表现为上腹痛,疼痛可在深呼吸和体位改变时加重,有持续性钝痛向肩背部放散,脓肿大时可有胀痛气急、咳嗽或呃逆。膈下和季助区有叩击痛、压痛,若脓肿表浅时该处皮肤有可凹性水肿。
5、呼吸减弱
由于疼痛的刺激,患者会出现患侧之呼吸动度变小,肋间隙不如健侧明显。
6、肝浊音界升高
临床上约有25%的患者脓腔中含有气体,可叩击出四层不同之音响区,最下层为肝浊音或脓腔的浊音,上层为气体之鼓音,再上层为反应性胸腔积液或萎缩肺的浊音,最上层为肺之清音。患侧肺底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温馨提示:膈下脓肿的诊断一般比较困难,因为本病是继发感染,常被原发病灶之症状所掩盖,原发灶经过治疗病情好转,数日后又出现持续发烧,乏力,上腹部疼痛,应该想到有无膈下感染。
2014-09-26 16: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