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节律性的,钟摆式或跳动式的眼球摆动。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两类。
眼球震颤的形式:
1.钟摆式眼球震颤:双眼像钟一样摆动,摆动的各方向运动速度相等。
2.冲动性眼球震颤:眼球往返运动的速度不同,向一个方向运动的速度慢的称为慢相,是眼球震颤的基本运动,是一种不正常的运动。向另一个方向运动的速度快的成为快相,是一种再注视反射是眼球复位的代偿运动。冲动性眼球震颤是根据快相的方向命名,如快相向右,则称为右向冲动性眼球震颤。
3.分离性眼球震颤:单眼发生眼球震颤或者是双眼同时发生眼球震颤。若是双眼性的,各眼震颤的慢相的振幅,频率和方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4.双眼共轭性眼球震颤:双眼震颤的振幅,方向,频率都相对一致。眼球震颤的方向最常见的就是水平的,其次就是垂直性和旋转性的。有的呈现多个方向,即成为混合性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依注视能力还可分为知觉缺陷性眼球震颤和运动缺陷性眼球震颤。
1.知觉缺陷性眼球震颤:通常此类震颤类型呈钟摆型,主要因为眼病导致视觉输入冲动障碍,使得眼球运动控制系统出现一场,从而引发注视机制紊乱。常见于先天性白内障,白化病,先天性青光眼,高度近视已经视路疾病等等。
2.运动缺陷性眼球震颤:此类震颤患者较为多见,其病因可能与神经中枢或者同向运动控制路径上的缺陷导致的传出机制异常有关。多数呈现冲动型震颤。
求医网温馨提示:颅神经麻痹如为可逆性,经3~6个月治疗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少数在1年还会有所恢复。因此在发病1年内应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和全面恢复。对不可逆者或发病1.5—2年,并经电生理证实神经变性者,可酌情行眼部整形手术。
【参考文献:《双眼视觉学》《视力的革命》】
2014-09-01 15: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