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的营养动脉主要是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3支。当其发生慢性闭塞时,可能产生3种后果:建立充分的侧支循环;发生肠梗死;发生肠缺血而无梗死。后者是由于侧支循环足以维持肠管活力,但不足以维持进食时的生理功能需要,故而出现餐后肠管疼痛。因其临床状况类似心绞痛和间歇性跛行而得名肠绞痛。
肠绞痛主要表现为餐后疼痛、胃肠活动紊乱、体重减轻等症状。餐后上腹部或中腹部疼痛是慢性肠系膜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通常于餐后30~45min内,出现腹部绞痛或钝痛,持续数小时,患者由于惧怕疼痛而减少进食。
胃肠活动紊乱约1/3腹痛患者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和排便异常,开始为便秘,以后则为腹泻。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逐渐增加。
体重减轻进食-疼痛的联系很快导致病人的厌食,随后迅速和严重的体重减轻是本病的特点。随着肠缺血的进展,可产生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而导致体重进一步下降,并出现大量带泡沫的粪便,表明粪便中含丰富脂肪和蛋白质。
2014-08-07 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