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心肌缺血常见的治疗方法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肌缺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目前治疗心肌缺血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患者病情的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建议患者在治疗时选择正规的医院,对症治疗。

      1、治疗原则

      由于心肌缺血有发生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险,因此发现心肌缺血时,要及早治疗。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治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治疗,防治恶化,延长患者寿命。.

      2、药物治疗

      可以总结为ABCDENT方案:

      A.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治血栓形成,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

      B.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或其缓释片):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秏氧,预防猝死;

      C.钙离子拮抗剂;

      D.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

      E.RAS系统阻断剂(如贝那普利和缬沙坦等):预防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等;

      F.硝酸脂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

      G.溶栓药物:溶解急性形成的血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3、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PCI术,是近30年来冠心病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这是一种不用外科开胸、病人无痛苦感开通冠状动脉的微创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广为患者接受。从早期的单纯球囊扩张术,到裸金属支架时代,到现在发展为药物涂层支架时代,已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症状发作典型或不稳定、药物治疗不理想、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的患者建议行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支架置入术。

      4、手术治疗

      外科冠脉搭桥术:复杂多支血管病变、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者可选择。

      一般来说,应该根据病情发展来选择治疗方式。如前期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心肌缺血患者的饮食,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吃红薯、西红柿、胡萝卜等蔬菜,这些都是能提高患者身体抵抗能力的食物。

      温馨提示:经研究证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美国、加拿大等国,人们的食糖量可占一日热能的15~20%,其冠心病发病率远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因此,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摄入量,一般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0%为宜。

    2014-08-04 09:57:06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