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股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
【危害】
一方面是影响消化系统,一般患者会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小肠疝气的危害如果严重了可能会影响发育和生育,还有一方面,是疝气会诱发其他疾病,因为小肠血流供应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可能导致疝气嵌顿,以及肠梗阻、肠坏死、腹部剧痛等危险疾病的发生。小肠疝气的危害也包括让患者的心理饱受痛苦折磨,最可怕的小肠疝气的危害就是会危及生命健康,因为疝气经常上下来回往复,使疝囊颈反复受到摩擦,变得肥厚坚韧。而且疝环口长期遭遇疝容物的刺激,这样极易导致疝囊发生粘连和嵌顿疝的发生,甚至发展为绞窄疝,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容易发生危险情况。
【西医病因】
西医认为引起疝气发病的原因与两个因素有关,疝气的发病原因与该处腹壁强度减弱和腹内压力过高两个因素有关。腹壁强度减弱又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先天禀赋不足的如腹膜鞘状突未闭、脐环闭锁不全、腹壁白线缺损,或宽大的腹股沟三角等。后天性的原因有手术切口,外伤、炎症、感染等。 引起腹腔压力增高的因素很多。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幼儿经常嚎哭等。
【中医病因】
1. 肝气郁滞 忧思、愤怒、情志不舒、气机不畅、气窜于少腹而发病。
2. 寒湿内停 久坐寒湿之地,或雨淋受寒;致使寒湿之邪侵袭肝经,而发病。
3. 中气下陷 强力举重,房劳过度、伤于正气,致使气虚下陷患于少腹,或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老年人肝肾亏虚、筋脉松驰、或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提失职而发病。
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小孩则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因此,疝气要及时地进行治疗。
2014-07-29 16:07:42